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佛首楞严经净界法师 > 第二十二讲(第1页)

第二十二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九页,“寅三、大众茫然”。

我们要是读《金刚经》,就知道整个修学的方向。《金刚经》就是讲到,一个菩萨了菩提心,心中有目标,要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他不知道“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实我讲实在话,降伏其心不难,佛法有的是很多的方便。如果你现在烦恼很重,你可以去拜佛,你也可以持咒,你也可以诵经。只要你把心念安住在法上,其实妄想是禁不起佛法的对治的,它一下子就消灭掉,它不是佛法的对手。

对修行人来说,困扰我们的,不是说我们没有方法,也不是说怎么去对治妄想,问题是“云何应住”——菩萨要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处所,对我们会产生最大的灭恶生善的效果。我们那个“住”的点找不到,这是一个问题点。而你住在什么地方,就影响到你整个修行过程时间的长短。

我们大方向把三种人心中所住的处所讲出来:

第一个是人天乘的人。人天乘的人很简单,他以善法为住,住在善法。他不管怎么样,他的生命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就是修善。以善法为住的人,他生命未来只有一个方向——成就人天的果报,因为他的心以善法当作整个生命的归依处,安住善法。但是善法是有相的东西,你住在这个地方,你就很有限量。有相的东西不可能无限地扩大,不太可能,所以他的福报是有一定的限量。所以你看,一个人生天,没多久他又掉下来了,因为他住在一个有限量的东西。

二乘人好一点,以空性为住。他认为有相的东西都是无常败坏,是没有安全感的。观察无常,生命是变化的,变化当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从无常无我当中,他找到一个我空的真理,他在那个地方安住下来。对于这些因缘法,不管是恶的因缘、善的因缘,他全部没有兴趣,他以空性为住。当然,他能够找到一个偏空的解脱,但是他有一个问题,他成不了万德庄严。

所以,有相的住跟无相的住,从大乘佛法来看都是偏一边。

那么我们会问,修行《楞严经》楞严王三昧的人,你的心住在哪里?云何应住?简单地讲,就住在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住在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你整个生命就在经营你的心性。我们常说一句话:“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认为这些人事都是假名、假相、假用,借假修真。你因为人事的因缘来成就你的福德资粮,来成就你的智慧的资粮。

其实,我跟你讲一句话,你整个菩萨道只做一件事情,就在你一念心中去把你的福德、智慧两种庄严,庄严到你一念心性上,你就成功了。这一念心性是什么?它是无相的。所以也可以说以无住为住,但是它本身不能落入断灭。所以我们讲“心性”,强调它是有明了性的,它是有作用。我们大乘佛法很少谈“空性”。空只是一种“以无所得为方便”,因为空性会让人家觉得好像没有明了性。大乘佛法是讲心性,你住的处所是现前一念——无相无念的一个明了的心性,这个就是你住的地方。住了以后干什么呢?就在你一念心性当中好好经营,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去庄严你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让你的一念心性福慧具足了,你就成佛了。

当然,庄严你的心性之前,你要先找到你的心性在哪里。其实它就在你的妄想当中。你只要知道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能够找到你的心性。我们讲称性起修,前面讲到,它的体是离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随时能够显现的。我们能够掌握它的体跟用,就知道怎么修行了。

寅三、大众茫然

好,我们看第三段,“寅三、大众茫然”。

法会的大众听到佛陀前面讲到的破“是见”跟破“非见”,两个都破:你说它有,也不对;你说它完全没有,也不对。两个都不对。这个时候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讲什么。

我们看经文: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在法会当中,特别是三果以下有学的凡夫跟二乘,听闻佛陀讲到前面的观念说,见性是离一切相,“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又即一切法,又能够“不离当处常湛然”,随缘显现一切的万物,这个时候心中可以说是一片的茫然不知。

不知道什么呢?不知道这个现前一念心性的“终始”。这个“终始”,蕅益大师解释得最好。蕅益大师说,什么叫作“始”,什么叫“终”呢?这个“始”,蕅益大师说是我们有漏生命的开始。我们本来就是一念心性,这么一念心性刚开始是怎么惹尘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觉、一念的妄动,因为一念的妄动而不守真如本性,才开始有生死轮回。这就是事情的一个开始——一念的妄动,一念的不觉。那么我们这些尘埃什么时候结束呢?就是一念的觉悟。当我们慢慢地经过六波罗蜜的修学,回归本性,这个时候轮回就消灭了,就叫作“终”。其实不管“始”、不管“终”,不管我们怎么颠倒,我们怎么造善、造恶,我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只是我们当面错过而已。不是说你以前没有学佛、没有学《楞严经》,现前一念心性就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当面错过。所以,一念心性开始出问题,就是一念不觉。它最后的问题的消失,也是一念的觉悟。

凡夫跟二乘对这个道理实在是不了解,所以感到非常的惶恐惊怖,对于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说心中不知所措。你说它有也不对,但是你说它完全没有作用也不对,因为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造善造恶,一念心性的确会显现快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它的确是会产生一定的功能作用。那么对一念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寅四、世尊安慰

我们看第四段。大慈悲的佛陀安慰开示这些有学之人。

我们看经文: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这个时候,佛陀在开示这个道理之前,先作一番安慰。佛陀那一念清净的大悲心中,了知这些有学之人的心中——他的魂虑、他的思虑当中充满了忧虑不安,对于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说是茫然不知,而产生忧虑不安。所以佛陀内心当中产生一个怜愍之心,安慰阿难尊者跟与会的大众说:诸善男子!佛陀身为一个无上的法王,“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对于整个真谛跟俗谛的道理都得大自在。那么身为一个无上的法王,只要是这句话从佛陀口中说出来,就具足五种功德:

第一个,他是真语者。什么叫真语呢?蕅益大师说,无有虚伪。佛陀所宣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一个是佛陀捏造出来的,都是真实不虚的。第二个,实语者。什么叫实语呢?我们以下根据蕅祖的注解,就是合乎真理。他是称理而说的,佛陀讲的话都是合乎真理的。第三,如所如说,这是讲佛是如语者。什么叫如语者呢?三世不变。佛陀讲的话,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佛陀说我们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的,是当体即空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这一念清净的心中随时产生善恶的作用。这句话也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所以,如语者就是三世不改变的。第四,不诳语者。什么叫不诳呢?心境相应,佛陀所说的话是契合众生根机的,佛陀的经典会在人世间流通。你不要以为这个道理很深奥,只要这个经典在人世间流通,表示这个经典是适合我们修行的,否则佛陀不会宣说的。佛陀不会讲一个道理让你根本做不到,不可能,因为他是契机嘛,他是一个不诳语者。所以诸位记得,只要你现在还可以看得到这一部大乘经典,每一部经典你都可以做得到。做多做少而已,不可能做不到。做不到的话,佛陀不会宣说,讲这没有用。所以佛陀的话是不诳语的。第五个是不妄语。什么叫不妄语呢?叫悬见未来,佛陀对于整个因缘能够事先知道,能够知道即将生什么事而事先宣说。

只要一句话从佛陀嘴巴里面讲出来,就具足这五种功德。

那么佛陀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就是说,佛陀的话跟外道是有所不同。你看末伽梨外道,他讲话就是所谓的为了成就四种不死的功德,而产生一种错乱的论议。矫乱就是错乱。

这个不死的矫乱论议是这样子的:外道认为说话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身口意当中说话最重要。他说,我们一个人如果来生要生到长寿天,你说的话绝对不能误导众生;你只要讲的话不误导众生,你来生就一定能够成就长寿天。怎么叫不误导众生呢?他讲的话都是讲“亦有亦无”、“亦生亦灭”。你问他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他说也是对、也是错。你说这件事好不好?也是好、也是不好。他就这样回答你。这个在佛法中叫作戏论,完全没有真实道理,他等于是在逃避责任嘛。这种情况就是说,没有真实义理的。

所以你应该要好好地去思惟,不要辜负了——这个“忝”就是辜负,不要辜负佛陀对你的哀愍跟佛陀对你的期望。

好,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蕅益大师说,佛法也讲即空、即假、即中,外道也讲亦有亦无、亦空亦假。为什么佛陀讲就对,外道讲就错呢?这个道理在哪里呢?我们讲一下。

佛法的道理是有方向性的,外道的道理是没有方向性的、是笼统的。因为佛法的道理是要你会归到一念心中,让你去观心,从观照你一念心的即空、即假、即中当中去找到你真实的相貌,所以佛法的道理是会归一念心性的,能够产生真实的受用。外道的道理没有会归一念心性,它是向外攀缘的,所以变成戏论。就差在这个地方。一个有回光返照,一个没有回光返照,就差在这个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佛陀的安慰。换句话说,佛陀说的话都是真实语的,绝对不是说,只是一个戏论而已,是可以做得到的。

丑二、会通真性一理分二:寅一、文殊述疑启请;寅二、如来垂慈示答

好,我们看下一段,会通真性一理。

前面我们看到,佛陀都是用否定的话来说。佛陀说,我们的真如本性不是绝对的没有,也不是绝对的有。你看都是用否定的,对不对?它不是空,它也不是有。现在,佛陀用肯定的口气来讲。那到底是什么?它不是有,也不是没有,那它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佛陀把一切的万法会归到一念心性,开始用肯定的话来加以说明了,会归到真如本性的道理。

这地方两段:第一段,文殊述疑启请;第二段,如来垂慈示答。

寅一、文殊述疑启请

【图一】

我们先看文殊菩萨的启请。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这个地方先标出众生心中的疑惑。这个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开始讲话了。文殊师利菩萨叫作妙吉祥。当然了,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古佛再来。他身为与会大众的菩萨的上,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就愍念法会中这些三果以下的有学之人,因为他们对于真如本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惊怖。那么他就在法会当中站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告佛陀。他说,世尊!三果以下这些有漏的有学,不能够觉悟“如来明二种”。哪两种呢?就是见性跟色空诸法。这个“色”指的是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空”是指虚空。色空加起来就是包括一切的缘起法。那么,这些有学之人不能了解一念心性跟宇宙万法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的是跟非。“非”就是讲这个心性是离一切相的,“是”就是讲心性是即一切法的。对这个观念还是不清楚。文殊菩萨说,世尊!现前所缘的色空等因缘诸法,如果它是见的话,都是见性显现的话,那你应该能够把它指出来;如果它都不是见性,那么我们应该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对于这个是跟非两种意思——这个“是义”跟“非义”这两个真正道理的归趣都不明白,所以产生惊怖,并不是过去生命当中缺乏大乘善根。也就是说,他们是有善根的,只是一时的不明白而已。所以惟愿如来依止大悲心,再加以详细地开示:这些缘起的万法跟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的见性这两个之间的相互关系,到底是怎么样。为什么说这两个是“无是”而且是“无非是”,这道理是在哪里?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过去习惯性是单向的思考。说它对,我们就永远是说对;说错,就永远是错。我们很难说是即空、即假、即中,把空跟假两个东西同时思考,这个很难。所以说,佛陀在讲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时候,很多人就一时不能接受。这个时候文殊菩萨就出来打圆场说,他不能接受,不是因为没有善根,只是刚刚开始接触,一时还不能完全接受。希望佛陀再继续地讲下去,就能够接受了。

寅二、如来垂慈示答分二:卯一、示妙体绝待;卯二、示迷悟得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