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山如今虽说不算穷,可若论家底,绝对跟京中这些累积了数代人财富的家族没法比。
当初能买下如今赵家这套宅子,还是因着沾了他在大理寺任职的光,比别人多出许多便利。
再加上当时他案子办的出色,皇帝开口,允他以不过区区二成的价格置办宅子,安顿家眷的缘故。
而且赵家的资源,即便不向着赵婉蓉倾斜,也还要考虑家中其他人,尤其赵婉蓉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如今年岁还小,赵青山自是要为这个儿子多打算几分。
更不要说赵婉蓉的母亲,即便不拦着这位赵家二姑娘的青云路,也不会愿意为其多劳心劳力,更不可能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对方。
也就是说,这位赵家二姑娘在财力上,远不如贾元春。
不管是因着姻亲结盟,还是另有算计,至少在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贾元春在宫中实实在在的有两大靠山。
但赵家在京中可没什么有底蕴的老亲戚,在后宫之中更是毫无人脉。
赵家二姑娘若是进了后宫,莫说写信问家里要钱,给家里诉苦了。
能不能送出只言片语,且还是个问题。
唯一的优势,大约就是赵青山算是皇帝的亲信,不用担心皇帝怀疑赵家的忠诚,继而如贾元春一般,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但这也未必全是好事。
不用怀疑,也就意味着皇帝对她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除非她有什么过人手段。
可是林岚玉若是没记错的话,赵家两个姨娘一个是良妾,另一个从前曾是赵家主母的陪嫁丫鬟。
她们便是联起手来,能教给赵家二姑娘多少东西?怎么就敢这般自信满满的要自家姑娘进宫?
赵青山走的是清流孤臣的路子,又没什么家族拖累,根本不需要用女儿给自己铺路好么。
林岚玉表示她不理解,且极为震惊。
赵婉蓉却只是笑,笑林岚玉的单纯,也笑她那两位姨娘的野心。
或者,也在笑从前的她自己。
赵婉蓉其实一直瞒着林岚玉一件事情。
一件或许林岚玉未尝不曾起疑,但因为赵婉蓉不说,她便也没有追问过的事情。
从前赵婉蓉随着母亲与祖母初到京中时,也是有过一段天真单纯的,与家中弟弟妹妹们关系十分亲昵的童年的。
虽说与两位姨娘所出的弟弟妹妹才是初见,但一则因着父亲向来极重规矩。
即便母亲不在京中这些年,两个弟弟妹妹是由其各自生母抚养的,但母亲一入京,他们便被安排到了母亲的院子里。
明言日后他们都由嫡母亲自教养。
两个弟弟妹妹那时虽然表现的怯生生的,但也都乖乖应了,且一直都表现的十分乖巧听话。
二则那是大家年岁都小,她又自觉自己乃是长姐,理应肩负起身为长姐的责任,对弟弟妹妹们都是极好的。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换来同样的真心以对。
且她母亲这些年迟迟不曾再有孕,也养大了两个姨娘的野心。
以至于在赵婉蓉毫无所查的时候,从前她以为尚且需要她庇护的弟弟妹妹们,早就生出了比她要大得多的野心。
赵婉蓉的母亲之所以会在孕中突然病,这其中便有那两个姨娘的手笔。
只是她与母亲都没有抓到证据,父亲自觉是个公正之人,也不好不明不白的处理了两个姨娘。
是而只限制了两个姨娘的活动范围,又叮嘱她远着些家中弟妹。
甚至为了避免她为此耿耿于怀,以至于移了性情,才会难得破例,允许她时常往隔壁跑,去寻林岚玉和水寄薇作伴。
却并不曾直接处置了家中任何一个人。
当时赵婉蓉心中不是没有愤怒不甘心的,甚至在初闻选秀之事时,也曾一时冲动,有过若她入宫做了妃子,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的为自己母亲和弟弟讨个公道的念头。
只是这个念头及时被她父母按了下去。
赵青山以理智到堪称残酷的方式告诉水寄薇,她不管是选择入宫还是选择皇子府,对赵家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家不需要她用自己的婚事去搏前程,倘若她一意孤行去做了,未来赵家也不会给她一丝一毫的助力。
甚至倘若她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不要怪他这个做父亲的冷酷无情,见死不救。
只是赵青山只说让赵婉蓉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进宫一日游,而后回来安分备嫁,等待她母亲为她相看一门妥帖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