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捡漏
虽然说是遇到了“关公战秦琼”。可是这个臆造款识的盘子,做工实在是太“喜人”了,简直就是康熙朝斗彩青花瓷的标准器。
造假这位爷也是心大,如此好的手艺竟,竟然犯了如此不走心的错误。
这让贝勒爷不由自主的又联想到后世的一个段子。
一个手艺精湛的假币贩子,排错版印出来了十五元面额的票子,只好去边远山区花销。
遇到街上有卖糖葫芦的就买了一串儿。
卖糖葫芦的大爷给他找回去的零钱,是特么两张七块的!
要是能见到这只大盘的“作者”,一定得和他好好讲讲这个故事,真特么太有意思了!
一会儿让“小福子”去查一下,算是随堂考试了!
这样的人才必须“招安”,组织一下又是一条暴利的产业链。
嘴角挂着微笑,思绪回拢。看着手里的盘子,贝勒爷不死心,下意识就动了鉴宝技能。
“嘀嘀!检查结果:《斗彩龙纹大盘》。
清康熙年制,景德镇官窑精品。
特殊款识,“大明康熙年制款”!
国宝级孤品!全品!存世量极其稀少。
具有极高的工艺、历史、人文、经济、收藏价值。
建议宿主妥善收藏保管!”
这结果特么把见多识广的贝勒爷都惊着了!
这是个大漏儿,一般人一辈子遇不上一次的大漏儿!
虽然贝勒爷作为一方霸主,富有四海(加里曼丹岛四面临海),金银千百吨,宝物无数。
可是作为龙的传人,骨子里的收集癖还是已经被这个“大盘”给唤醒了。
再说好东西,贝勒爷是真不嫌多。只要看见了、惦记上了,早早晚晚都得划拉到自己兜里。
就像他手里拿着的这只“竹拐棍儿”。
竹子材质普通、做工平平无奇。甚至略显“简陋”,产地就是杭州丁家山的普通野山竹。
只是被人经常使用,光亮润滑,已经“包浆”了。
可它又不普通,就是这样一根“竹子”,却令多少大人物趋之若鹜。
年老胡讨要过,未果。
侯天涞自己和龙夫人结婚的时候,腆着大脸也张嘴要过,可惜也没能得逞。
可是这孙子活的久,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如今东西还不是到了他手上!
这可不是老人家留给他的!
至于是用什么手段?那就不必深究了!
贝勒爷从来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的偶像是汉高祖、刘邦那个老流氓。
所以这个“漏儿”,他捡定了!至于“包袱斋”“走宝”。
那是他没眼力,人家有一位大人物说过来的,“人不能赚认知以外的钱”。
至于说,贝勒爷心里会不会有一点儿负疚感?
贝勒爷表示,自己心都是黑的,哪来的什么负疚感。你骂谁呢?
文字叙述很慢,实际上时间只过去了几个呼吸。
贝勒爷左手抓稳龙纹大盘,开始和“包袱斋”小贩闲扯道:
“这张冠李戴的款儿,可太特么画蛇添足了!还不如没有呢!
就这画工、釉色,白底儿也能卖不少钱。可惜了!可惜了!
话说小伙子,这玩意儿你多少钱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