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月满三山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或许天幕上的後世人有办法,要是能购买商城中的物品就好了,上面就有米面粮油,还有好多没见过的作物,还都是精粮,而且价格也不贵。

【邓绥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家世显赫,但她两岁时,父亲被人牵连革职,邓绥一家败落,都回了南阳郡。

幼年时期的邓绥就展现了远超於同龄人的聪慧和隐忍。

五岁时,邓绥的祖母给她剪头发,邓老夫人年老体高,眼睛不好,不小心伤到了邓绥的额头。

邓绥居然也不喊痛,对左右人解释说:不是不痛,祖母怜爱我为我剪发,我不忍心伤了老人家的好意,所以忍着了。

看看,人家这样的回答,谁能不说一个好字!有这样的觉悟,她不成功谁成功?

不仅心地善良品性好,学习也不能落下。

邓绥六岁就开始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丶《论语》。勤奋好学,谦虚请教,不懂的问题就问她的兄长们。

但是呢,邓夫人一看女儿整日沉迷经史典籍,却不上心女工之事,就批评她:你不学女工做衣服,却一心读书,难道你还能当博士不成?

放今天看,邓绥如此好学的行为,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肯定年年三好学生!夸奖都来不及,哪还会批评呢!

不过这是古代,女子要学的也是女工丶女红丶主持家务这类。

读书?随便看看就好了,因为你读的再好也没用啊!又不能当官。

邓绥只好乖乖听话,但没全听,你说你的,我自有应对之策。她白天做女工,晚上就自己买蜡烛读书。

有这个刻苦劲,邓绥不成功真是天理不容!

时间一长,邓绥学问深厚,宗族里就叫她「诸生」。

诸生,就是有学问的人,还是宗族里上下都承认的!要是搁现在,这样勤奋好学,刻苦上进的孩子,每个家长都羡慕死了。】

东汉,汉和帝时,邓绥家中

邓夫人挑眉看向自己的女儿,後世人眼中,自己的女儿是所有家长都羡慕的?

七岁的邓绥被天幕说的不好意思,一张小脸红红的,天幕在夸她哎!

她看着母亲眼含笑意的脸,振振有词的说:「母亲,我以後读书你可不准再说我了,天幕都夸我了!」

邓夫人怜爱的捏了捏女儿肉乎乎的小脸,觉得手感不错,难以置信这牙都没长齐的小丫头未来会成为皇后,还被称为皇后之冠。

她无奈道:「可让你找着理由了,你以为晚上偷偷看书我就不知道吗?没有我的准许,你晚上能看?罢了,以後你想看就看吧,我不拦着你了。」

得了准许,年幼的邓绥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明清两代

一些深宅大院中的女子心中泛起波澜,天幕上的後世人并不禁止女子读书,还对邓绥读书好的行为大为赞赏。

也是,天音就是女声,想来後世肯定是女子也能读书的。

她们内心齐齐生出一个想法:想去後世!

同样的,清代某处宅子里,王贞仪也很想去後世。

她在家人支持下,将自己的文稿整理成了一本集子,刚整理好,就有文人跳出来讥讽:「妇人女子,唯酒食缝纫是务,不当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为事。况妇女不以名尚,今之裒然成集也,其意何哉!」

第10章第10章

王贞仪在心里很不服气,自己写不出来,她写出来了,就说她是居心裹测,为求名声,真是可笑!做学问的事情,还分什麽男女有别,高低贵贱。

她见过西方来的传教士,从他们那了解到了西方的一些知识,她总感觉,天幕上的後世或许离她没有那麽遥远。

【邓绥作为氏族之女,长大後自然承担起了家族联姻的重任。

东汉是皇权与门阀世家共治天下,当初刘秀能光复大汉,藉助了不少豪门大族的力量,联姻也形成了传统。通过联姻,皇权和功臣家族共同达到利益平衡,其中又以皇后的家族最为贵重。

所以,邓绥入宫是承担了家族任务的,要竞争过其她人才行。

後汉书记载,她『身高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於众,左右皆惊』,是一个身高腿长的大美女。

先天条件优越,但邓绥本人对争宠一事却好像不大上心,反倒继续看书学习,还遇见了执政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位良师益友。

这个人就是班昭,记住班昭这个人,划重点,她的影响同样也很大,是华夏第一位修撰官方史书的女史学家,也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邓绥笑着祝贺班昭:「恭贺老师,第一位女史学家,还是四大才女之一,千年之後,芳名仍流传。」

听见天幕所说,班昭心中比任何人都激动,「太后过奖了,臣还要多谢先帝和皇太后陛下,没有先帝和皇太后陛下的支持,我也不会那麽顺利续写完成《汉书》,至於才女一说,我真是受宠若惊了。」

她平日里也写些赋,不知是哪篇优秀到让世人认为她是才女。

唐德宗时期

宋若莘看着天幕,自言自说,「曹大家续《汉书》,着《女诫》流传於世,确实当得才女之名。」

她心中多有羡仰之意,也在整理自己平时心得,到时候也写成一本书。

天幕仍在继续播放——

<="<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