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没有毒点,没有问题。
丝滑流畅,文笔尚可,剧情也没什麽好挑毛病的。
但是不好看。
或者说太平顺了,就像一杯白开水,主角的所有行为都是最优解,但毫无情绪波动。
於是我又迷茫了,然後就这麽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月。
直到上个月,有作者约我出门散心,当时正好国庆,我就去了,这次见到了接近二十个作者朋友。
有的是以前见过的,有的是没见过但是天天作者群聊天打屁的,还有的是第一次见的。
闲聊的时候他们问我什麽时候开书,我说我已经写不出来了,我废掉了。
他们说没有,我只是没遇到想写的东西。
我说是啊,那该怎麽办呢,去榜单上找热门作品然後找个强噱头跟风吗?臣妾真的尝试过,但做不到啊。。。。。。
於是他们跟我说,你憋个大的,然後去厕所解大手的时候放空大脑胡思乱想,接着脑子里冒出来的最想写的那个,就去写。
然後我脑子里冒出了以前看过的很多漫画跟电影。
《彗星来的那一夜》丶《异次元骇客》丶《时空恋旅人》丶《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丶《只有我不在的街道》丶《命运石之门》,等等等等。
於是当时我脑海中构思出了三个故事。
一个是类似《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多个平行时空交错的故事。
第二个是「缸中之脑」理论为依托的多重世界套娃的故事。
第三个就是现在这个时间线类的故事。
三个故事给他们讲了,他们纷纷表示都挺有趣,但前两个没听明白。
因为这些作者都是大手子,所以我对他们深信不疑,他们告诉我,写小说要尽量降低阅读门槛。
我觉得有道理,那两个确实太复杂了,於是初步敲定了现在这个故事。
这里大家看第三章也看得出来,因为那两个故事我实在不甘心,所以在书里面主角跟董泽宇分析的时候也提了一嘴(笑)。
当然,现在只是初步敲定,我也没打算真的写。
直到放完假回来的某一天,编辑忽然联系我:「忘川,好久没开书了,要不要开一本试试?」
我福至心灵,一口气写完了前四章,然後连带着大纲一起发给了他。
他看完之後说没什麽要改的地方,我还松了口气,因为我过去的书,只要修改开头的,全部扑街,出过成绩的都是一个字都没改的。
因为每个人想法不同,他们的建议都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我。
他们说这是因为我有自己的风格,但我知道其实是因为我太过自我。
但编辑还是给出了疑虑——「你这本书故事不错,但有阅读门槛,而且比较冷门小众,你确定要写吗?」
我说我确定了,如果不写我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那不如不写,再说用不用心读者也感受的出来。
感谢拂尘编辑,他给了我这个机会,但也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
「你这种故事文,追读不会太好看,因为这种不适合每天追读」。
他说的是对的。
现在起点新书期的推荐是每天追读导向,所以作者们会越来越急躁,哪一天追读没涨或者跌了,就会很着急,然後拼命加速拉剧情丶装逼丶增加爆点,甚至留钩子,为的就是追读。
因为追读高了才能上推荐。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况且还不一定香。
这也是某些榜单大家都要去冲去竞争的原因,因为真的有用,读者老爷们看的书多,到这里应该都会心一笑了吧(笑)。
结果发书之後还真是如此,别人的追读是上涨的线,而我的是心电图。
然後就是剧情,这本书写的真是如履薄冰,但又很爽。
我以前写书,一天十几个小时可能才磨出四五千字,但现在能酣畅淋漓在下班後一口气写完大几千。
反倒是过去我擅长的日常剧情写的我汗流浃背。
而我为每一段剧情的承前启後以及每一次回溯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接着就要聊到剧情了。
其实舒蝶在派出所死在庄晓面前之後,我原本的剧情走向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