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药香良人 > 第67章 诊脉的进阶(第1页)

第67章 诊脉的进阶(第1页)

日夜不歇的学习,让林婉儿迅的熟背《脉经》、《素问》以及《灵枢》。为了让林婉儿更多的掌握诊脉的技巧,文老让她更多的接触病人,每一个来找他看病的都会让婉儿先做诊断,然后写下自己的结论,老先生再接手诊脉。同时,婉儿在旁边进行更深入的辨识以及总结。

病例一:小孩烧

病人:小女孩,李悦悦,岁,烧三天,体温持续不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林婉儿见到李悦悦时,先用目光扫描孩子的面色,现孩子面色潮红,尤其是两颊略显烫,眼睛有些迷离,偶尔出几声低弱的咳嗽。她赶紧伸手探了探孩子的脉搏。

脉诊:

林婉儿按住李悦悦的脉搏,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去感受。经过片刻,林婉儿略微皱了皱眉头,轻轻吐气。脉象非常浮,搏动明显,且脉动较快,弹性较强,属于浮数脉。

浮脉常常表示外邪侵犯,尤其是风热之邪侵袭。结合孩子的热症状,浮数脉初步指向外感风热。

她迅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脉象的特点:浮数脉,风热外感,热盛内闭。然后向文老请示。

文老搭脉之后,转向林婉儿,接过她的笔记。

文老看了林婉儿的记录,微微点头。接着,他开始询问孩子的症状。

文老轻声问道:“小悦悦,除了烧,还有没有咳嗽或者是喉咙痛?”

孩子的母亲说:“她有咳嗽,声音哑,喉咙有点痛,但不是很严重。”

文老继续观察李悦悦的舌苔,现舌苔薄黄,舌质微红,提示内热的迹象。

文老对林婉儿说道:“你的脉象诊断是对的。这个孩子的烧是因为风热侵袭,内热积聚,导致了肺气不通。我们要清热解表,疏风散热。”

药方:

银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表散热)

桑叶、菊花(清肺热)

连翘(解毒散结)

文老看向林婉儿:“你记住,处理小儿疾病时,不仅要看脉象,还要结合舌诊和症状。要清热解毒,但也要防止过度清热,避免伤了孩子的正气。”

病例二:妇科病,月经不调

病人:赵琳,岁,月经不调,时有延迟,伴随小腹隐痛、胸闷,常感疲倦。

林婉儿看到赵琳时,病人的面色较为暗沉,眼圈微黑,且气色不佳。她上前诊脉。

脉诊:

林婉儿探脉片刻,心中一凛,轻轻收回手。她的脉诊结果如下:脉沉,细软,且偏迟,尤其在肝脉部分有明显的滞涩感。

这脉象提示的是脉沉细,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结合病人的症状,小腹隐痛与胸闷,可以推测有可能是气滞血瘀,肝气不舒。

她迅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记录:沉细脉,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肝郁脾虚,然后等待文老的面诊。

文老在仔细搭脉之后,接过婉儿的笔记

文老看到林婉儿的笔记,点点头,开始询问赵琳的生活习惯。

“赵女士,您最近情绪如何?是不是容易烦躁或是焦虑?”

赵琳稍显尴尬地回答:“是的,最近压力大,工作繁忙,晚上也睡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