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夏嘟嘟囔囔地捏着纸钞过去了。
“林三郎身上的衣裳好歹还绣了金线,这位倒好,一套半新不旧的细布袍子赚了四十贯。”
也不等回话,把纸交子往皇城司都尉手里一塞,“拿稳了,当面交给人家,我家娘子给街边那位郎君买衣裳的钱,可不是给你们皇城司的!可以让路了吗!”
皇城司都尉不敢自行决策,忍气攥着纸交子送往正主处。兰夏已经小跑回去,扶着谢明裳往门外便走。
耿老虎领着家仆赶上前头护卫驱赶,习以为常,边走边喝,“拿了钱还不让路!讲不讲规矩!”
皇城司人墙:“……”
街上围拢的轻骑打开一个缺口。一名年轻幕僚下马接过纸交子,快步呈交于主上的坐骑前,轻声询问:
“殿下,交子要不要退回去?”
说话间,只听一阵细微的环佩叮当声,谢明裳在谢氏家仆的护卫下,已经搡开人墙,走向街对面的谢家马车。
数十匹轻骑人马在街上围拢一个大圈,谢家倒也不招惹,两边擦身而过。
年轻幕僚立着的街侧边,始终未发言语的主家突然勒转缰绳,转过半个身子。原本背光看不清的面容便显露出来。
谢明裳正好抱着花枝路过,本能地回瞥一眼。
两边当街打了个照面。
谢明裳自己带了帷帽,所谓照面,其实是她隔着黑纱把对方看清楚了。
黑马上坐着的是个二十来岁的面生男子。肤色不似京城里的贵胄子弟白皙如豆腐,而是晒多了日光常见的小麦肤色。
天庭饱满,浓眉朗目,鼻如悬胆,相貌生得英武贵气,以至于身上这身寻常衣裳都被人衬得贵重三分。
相貌不俗……谢明裳想了想,确定京城没见过这号人。
年轻幕僚得了吩咐,快步走回谢家队伍,把两张交子原封不动递还给谢明裳。
马背上的郎君就在这时开了口。
“林氏子为何事找你麻烦。”
他开口的语气倒是和缓,只是嗓音坚实有力,用的肯定句式,听在耳中便觉出平静语气遮挡不住的坚硬底色。
谢明裳抬手拨了下微微晃动的黑纱,心里升起几分不悦。
相比于和缓的嗓音来说,男子从高处俯视她的目光过于锐利了。
如果视线有钩子的话,倒像要把眼前的帷帽揭开,探看帷帽里的贵女真容一般。
谢明裳抬手虚虚地一挡。“我们不认识。别问那么多,不关你事。”
“衣裳钱我给了,你不肯收,我们算两讫。”她扬起下巴,冲身后点了点,“后面姓林的烦人精要来了。”
对面男子未言语。
当头照下的日光下,平缓的唇线弧度忽地抿起。下颌骨抬半分,原本锋锐的俊美相貌便透出几分居高临下的淡漠疏离。
他拢住缰绳,往闹哄哄的酒楼大堂方向扫过一眼,未再追问什么,拨转马头,当先行去。
与此同时,谢明裳已抱着花枝穿过御街,上了谢家马车。
门外聚拢的上百皇城司将士未再为难他们,挪开拒马叉子,放马车出去。
兰夏才扶着谢明裳在车里坐下,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身后响起。
原来是林家众豪奴追出酒楼大堂,为首的林家小厮顶着个鲜红的巴掌印远远大喊,“谢六娘子留步!我家三郎有话说——”
四散的皇城司人墙重新聚拢,又把酒楼正门堵住了。
片刻后,脚步声纷乱响起,原来是林慕远听闻人竟脱身走了,领着长随追出门来。
谢家马车飞驰而去的烟尘尚未消散。
林慕远愤然喝道:“人墙让开!牵马!她的马车在街上行不快,我们进巷子抄近路!”
黑马上的颀长男子被众轻骑簇拥着,依旧驻马街边,视线从谢家马车消失的方向收回,盯了眼追出酒楼的林三郎。
……
短短片刻后,林家众豪奴尽数被压翻在地,林慕远挣扎怒骂着被提溜出酒楼门外,捆缚在毛皮油亮的雄健黑马尾巴后头。
围观人群的轰然议论声里,皇城司都尉吃了一惊,急忙在马前拦阻。
“殿下久不在京城,兴许不认识,这位林三郎并非寻常家儿郎,乃是林相公府上的三衙内。”
皇城司都尉存心卖好,继续悄声泄露内情:“林相公府上的两位公子都不幸英年早亡,膝下只剩三郎这位幼子,难免宠得厉害些。林相公近年极得圣人倚重,殿下头一日进京,刚刚入宫面圣回来,尚未安顿,委实不必伤了与林相公的和气……”
被称作“殿下”的萧挽风神色纹丝不动。
不等皇城司都尉卖好求情的言语说完,长靴轻轻一踢,军马开始小跑前行,被捆缚马尾的林三郎跌
跌撞撞地跟在后头奔跑。
都尉大惊之下竟想扯住缰绳拦阻,萧挽风抬起马鞭,一鞭子毫不留情抽在马臀上。骏马长嘶着往前纵跃,试图拦阻的都尉顿时四仰八叉摔去边上。
两名亲兵过去,把人左右架起拖去路边。其余众亲兵围拢护卫主帅马前。
黑色骏马沿着御街轻快地四蹄小跑,路边看热闹的百姓指点议论不休。
萧挽风一圈圈收拢马鞭,平淡吩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