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吾心安处即吾乡什么意思 > 第27章 官差来啦(第1页)

第27章 官差来啦(第1页)

村里人又牙酸,想他们家四五岁的男娃恨不能点着房子玩,哪有骑着牛帮家里运送粮食的?娃还很有耐心,干了好几天也不叫累!真是人比人要死啊最酸的可能是刘十一了,她还要背着小儿子一边喂奶一边秋收,哪像人家,只需要在家里做饭就行大儿子呢两岁多了,还在吃手手流鼻涕的低级阶段,知道大海的风头了,扭头就把儿子揍了一顿!

气死老娘了!怎么就不会骑牛呢?

陶花终于被赶出家门下地了,她捂得好像个贼,一路跑到自家地里,拿着镰刀就弯腰割麦,谁也不跟谁说话,就怕被人认出来章小麦都懒得开口了,多说一句话,就要多耗点力气,攒着力气赶紧秋收才是正确的,就连老铁婶对儿媳这样子也撒手不管了,她钻了牛角尖不出来,谁也拉不出来啊!

何莲叶因为有孕,倒是在家了,她儿子因为一夏天的疯跑,身体好了不少,她仿佛找到了窍门,不再时时刻刻把儿子拴在身上,果断让下地的丈夫带走儿子,哪怕晒一天,也比家里待着强,开始的几天,见不到娘,儿子还哭嚎,可都忙着干活,哪有功夫哄他?哭着哭着就不哭了,学着家里人开始捡掉落的麦穗,人小手快眼精灵,捡麦穗这活真适合小娃们干。

收完小麦后,光秃秃的一片,全是小娃们的身影,大海拉着自家的栓了绳串成一串的鸡也进了自家地里,他一个娃实在捡不过来那么多麦粒,索性让鸡们来顿满汉全席撒地里后,交给初五看着,他骑着牛上山躲凉快

怎么人家的娃就这么灵性呢?

把牛放一边吃草,撸一撸小牛犊,他带着大集,满山乱转悠,见到蘑菇、果子就摘,初五大集都很争气,可能是有猎狗的爹妈,竟然无师自通会捕猎,虽然没成功过,但不妨碍有个大将军指挥,

“大集!冲啊”

小牛犊哞一声,蹦跶着就往狗那边蹿,大海背着小筐,撒丫子跑到一丛蘑菇前,用木棍指着,“束手就擒!且饶你不死!”用手摘了蘑菇,还振振有词,“多谢大将军不杀之恩,小的们定要结草衔环,来生再报!”放在嘴边吹一下,“好蘑菇,你长得这么好,味道不错吧?”又让小牛犊闻了闻,“咋样?味道如何?”

又听大集在另一边吠叫了几声,连忙拾起木棍,喊,“快!众将士听令,冲啊!”冲到大集跟前,左右晃了一圈,啥也没看到,拍了下狗头,“瞎叫什么?误了军情该当何罪?”大集扭着屁股摇着尾巴,用爪子一直刨,大海终于现了问题,推开大集,自己从筐里拿出了铲子,挖了几下,就看一窝老鼠唰得飞了出来

“快!大集,我的前锋大将!上!”

狗拿耗子啊!老鼠哀嚎几声殒命西北大海牢记不让大集在外面吃东西,从狗嘴里夺下老鼠往地上一扔,总有走兽过来吃,他就不凑热闹了,小牛犊走过去闻了闻,又拱了拱大海,

“这不能吃!傻子!”大海小大人似的拍拍牛犊,“听话!”

母牛头都不抬,静静地吃着草,熊孩子凑一窝,她假装不在

筐里装满,大海迈着四方步往山下走,母牛、小牛犊、大集跟在身后,然后带着一串鸡,骑上牛回家吃饭!

“娘!给,我摘得蘑菇”大海放下筐,洗了手,规矩得坐在桌子前看着眼前的饭菜,土豆炖鸡肉,素炒豆芽,四根黄瓜,还有盛好的米饭,“娘!明天炖蘑菇吃吧?”

梁文元接过儿子的筐看了看,还行,不再是各种粪便了,好歹还有几株蘑菇“行!还有点鸡肉,明天炖蘑菇吃!”又看其他两个也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坐下来,享受晚饭的安逸时光,

“后天就初五了,咱们也去赶集吧?这回把初五大集带上,去那个福顺镖局看看!”初五大集都是大姑娘了,也该成亲了,“抱着小芳去,能行吗?”

“没问题,都快五个月了!”梁文元扭头现胖闺女瞪着眼睛看着餐桌,笑了,“这也是好吃嘴,才多大口水都要飞了。”

“这才好呢!能吃是福啊!咱家多少代了就没出过胖娃娃!”杨二田笑呵呵得逗了逗根本不搭理他的胖孙女,又看看大口吃饭的大孙子,杨二田心里满满当当。

没什么比看着孩子好好吃饭更幸福的事情了!

六婶隔天来串门,没说几句就叹气,“你六叔带着六子也走了不少村子了,都没遇到合适的,不是年龄太小就是已经定了人家,这秋收完忙忙叨叨完又冬天了,六子翻了年就要十八了啊!”

“六婶,六叔跟六子都去哪几个村子?”梁文元知道六子的婚事是六婶全家的心头大事,不解决,六婶吃饭都不香,“麻婶还没给我消息呢,明天去了大集,遇到了我再问问。”

“胡家村、百里村、大树村、小袁村、山上村这几个都去了,不过姑娘没有寻摸到合适的,你六叔的手艺渐长,光是做桌椅板凳还挣了几百文换了不少鸡蛋呢!”六婶笑笑,“你六叔说,姑娘没遇到合适的,他倒是看到几个不错的小伙子,要不是六妹年龄小,他都想先嫁六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年再去五里村、黄沟村、广村看看,这几个不是时间最久吗?想来人家也清楚哪有合适的姑娘,哪怕是山上猎户,估摸着也比咱熟悉!”梁文元给闺女换了块尿布,又放到一边,让闺女自己玩,

“这还真是,山上确实有不少人家呢!你六叔说他们经常下山换粮食换豆腐,就是没机会跟人家搭上话!”六婶眼前一亮,猎户家的闺女多好啊!往后进山挖野菜,没准还能打点野味呢!

初五大集,全家又一次整齐坐上牛车出了,大海四岁,采芳半岁,外加两条摇着尾巴的狗,还没买东西,牛车上就满满当当梁文元犯愁,她还想多买点布料呢!集市一日游,让全家心满意足,又去了福顺镖局,栗大头看到两条狗崽毛光锃亮,体格壮实,连连夸赞,不停嘴得说着一定要找好公狗给配一配,

“快坐!这是忙活完秋收出来赶集了吧?”栗大头给一家五口都倒了茶,“尝尝,这是刚从余杭回来,主家送的铁观音,说是好茶!”

“是,这个大集,也是一年之中最大的集市了,正好也是我儿子的生辰,我们每年都来!”杨平顺笑了笑,喝了口茶,其实他尝不出啥滋味,觉得泛苦,还不如喝白水,

杨二田也喝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还是夸,“栗掌柜,好茶啊!”

“我不是什么掌柜!”栗大头摆摆手,“这是我堂哥开的,就是跟着走走镖,我喜欢养狗,镖队去没去过的地方时,会带条狗守夜放哨!”

“怪不得,这初五大集哦!这两叫初五大集。”杨二田指了指两条狗,“他们会自守夜,还会赶牛,赶猪,让我们省心不少,天天跟我孙子后面跑”

“你们养的也好!”栗大头看着两条狗满眼欣喜,“杨老叔,明年春天吧,你们忙活完春播,带着狗过来,我这段时间好好寻一寻去!”

“听你的!”

“那什么,生了狗崽,给我留几只,我别的爱好没有,就喜欢养狗”栗大头摸着初五的脑袋说道,

“行,没问题!就是从你手里买的,不给谁也不能不给你!”杨平顺放下茶杯也笑了,

七七八八聊了一堆后,杨家人告辞,打道回府。

杨家村沉浸在丰收的喜气洋洋中,连续几年的好收成,让大家伙的日子好过起来了,家家户户的鸡鸭多了起来,到哪都能听到叽叽嘎嘎的叫声,养猪不再是村长一家,颇有点鸡犬相闻,溪上好人家的桃源之感,甚至还有关系不错的人家合一起买头牛,一派欣欣向荣。

村口又响起了打锣声,见村民差不多聚齐了,一个官差才喊道,“都静一静了啊!过了明年新年,官媒不再介入各村嫁女娶妻之事,你们自行婚配,记得带着户籍,夫妻两人去官府做登记领嫁妆钱就行了!可记住了?第二件事,三年只交一半粮税今年也到期了,官府的老爷们体恤咱们,又给咱们延长了三年,明年、后年、大后年也都是只交一半的粮税,大家伙都清楚了吗?”

说完跟村长拱拱手,带着一队人赶往下个村子去了。

官差说的大白话,非常容易理解,村里人听得明明白白,一下子炸了锅,只交一半粮税不必说,好事!未来几年的日子更是会越来越好!但以后没了官媒,想必再也不会有大批的难民灾民大姑娘小媳妇来到杨家村了,以后正当年的儿郎们说媳妇可是大难了

喜欢吾心安即吾乡请大家收藏:dududu吾心安即吾乡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