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人无闲事挂心头 > 第八十七章 散财老童子知心水蜜桃两章 合一(第1页)

第八十七章 散财老童子知心水蜜桃两章 合一(第1页)

话音刚落,两名黑壮大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左一右站在路牛儿身边,宛若那传说中的哼哈二将,吓得一众老媳妇大媳妇小媳妇们后退几步,别说是说酸话了,就连多看一眼路牛儿也不敢。

赵时晴见气氛达到,立刻出来扮红脸:“大娘婶子们别害怕,他们都是我外公的护院,是自己人,有他们在,保管贼娃子不敢进村,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

众人一想也是,却又羡慕起那时家媳妇有个好爹了。

既有钱又疼女儿的爹,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呢?

也不知道这有钱爹还缺闺女不?

有个婶子悄悄问栓子阿奶:“我怎么记得那时家媳妇是童养媳来着?”

栓子阿奶忙道:“你快别胡说了,那小媳妇是自小养在时家不假,可不是童养媳,你看哪家的童养媳能过得那么滋润,谁家媳妇织布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时家不是,那婆媳俩偶尔织上几块布,也是赚钱给自己买花戴,再说,你看这老爷子一看就是有钱有势的,哪有富贵人家的女儿去做童养媳的?”

那个婶子一想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就早上出来这么一会儿,我家那死鬼男人就开始哭穷,老娘少织一会儿布他就要饿死了,这事不能想,想着想着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此时人群里忽然爆发出一声声的惊叹,两人连忙问周围的人是怎么回事。

“哎哟,了不得了,刚刚那时家的小姑娘让路牛儿带人去那个货郎去过的地方看看呢,人家说了,带路给二十两,加上先前给的八十两,刚好凑个整,你们听听,这是一百两啊,是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一百个铜钱,天尊老爷啊,那路牛儿这一下子就发了,发了啊。

他那老子娘就是死得太早,若是昨个刚死,听到这消息说不定一高兴就能从棺材里活过来,可惜了啊,这会子八成已经去投胎了,活不过来了,唉,可惜了啊!”

赵时晴跟着路牛儿,连同那两名粗汉子一起去,萧真想了想,在后面默默跟上。

老银杏树下,就只剩下甄五多一个人唱独角戏。

甄五多的五多当中,其中一多就是女人多。

做为一个改名换姓逃命养伤期间,在三十四岁“高龄”还能忽悠得让一个好姑娘心甘情愿嫁给他的老白龙,甄五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和女人们打成一片,惹得婶子大娘们笑成喇叭花。

“几位大妹子,我一看就知道你们在这村子里地位不一般,这村子里的大事小情,一定没有你们不知道的。”

那几位婶子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她们唯一不知道的事,就是那个狗屁的货郎,肯定是那天打盹了,没留意村子里来了新货郎,一下子少赚了一百两啊一百两。

婶子们唉声叹气,心如死灰。

甄五多的话让她们重拾信心,腰板一挺,两眼放光。

“哎哟,老哥哥,全都让你给说对了,这村里的事儿,就没有我们不知道的。”

甄五多顺手拿起几个银元宝,在手上抛着玩,婶子大娘们的眼珠子也跟着那银元宝,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那眼神比那戏台上玩花枪的刀马旦还要灵光。

甄五多笑眯眯:“以前住在时家的那个姓杨的大夫,你们说说他的事呗,对了,还有他那个孙子。”

这一次,终于让栓子阿奶抢到了第一发言权。

栓子阿奶:真不是为了赚钱,我是真知道,当然,有钱赚为啥不赚?

“我知道,那杨大夫的孙子叫小秋,你那外孙女叫他小羊哥哥,小孩子不认字,以为杨大夫的杨,就是小羊羔的羊。

那个小秋没在咱们镇上进学,去的是一百里外的私塾,还是托了陈里正家儿子的关系,请了一位什么先生写的推荐信,用来打点花销的银子,全都是你那好女婿给出的。

为此,那杨大夫很不好意思,你想啊,他们祖孙的性命就是时家大郎给救的,后来又让他们在家里养伤,现在又出钱托关系送他孙子去读书,但凡是个有良心的,都知道要知恩图报,是不是?

于是,那小秋去读书之后,杨大夫就开始给小囡囡治眼睛。

我听时婆子说,这杨大夫原本是在京城给大官们治病的,后来不知怎的就离开京城,带着孙子四处游历,如果不是出事受了重伤,说不定还在到处玩呢。

自从杨大夫给小囡囡治眼睛,时家一家子就把那杨大夫当神仙一样供了起来,杨大夫喜欢吃红烧肉,你家那闺女就隔三差五去黄竹村买肉,她手艺好,杨大夫说她做的红烧肉,比那宫里的御厨都不差。

不过,杨大夫那人很不好打交道,除了时家人,他也就给陈里正几分面子,平时在村里看到他,和他打招呼,他也不搭理的,眼睛长到天上了。”

栓子阿奶说到这里,另一位婶子好不容易插进话头:“对对对,那杨大夫就是眼睛长到天上,看不起咱们这些泥腿子乡下人。

有一回,我家老幺腿上长疮,请他给治,他都不给治的,说什么他不治这个,呸!就是看人下菜碟,最后还是请镇上的高郎中给治好的。”

又有一位婶子加入谴责杨大夫的阵营:“没错,那杨老头就是看不起人,我肚子疼请他给看,他说什么他不看女人病,呸,说的好像他不是从女人肚子里生出来的一样,还不就是嫌我们穷,不如时家有钱吗?”

另一个婶子另僻蹊径,你们的炮火全都指向杨大夫,我偏不,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这才是真正的我!

“杨老头的那个小孙子也不是个好东西,想当年他们祖孙掉进河里,时家大郎去救人时,我家当家的还去搭了把手,即使不算大恩,也能算个小恩吧,杨老头性情古怪咱就不说了,他那个小孙子看上去文质彬彬知书达理,可也不是个好的。

就那次,杨秋从学堂里回来,时家大门上了锁,恰好我从门前经过,见他还带着一个陌生人,就好心问他,这人是谁啊,他怎么和你一起回来?

可他呢,压根不理我,连个眼角子也没给我啊,可等我走远了,他又追上来,劈头盖脸就问我,时家怎么没有人?

别说他还是上过学堂的了,就是那在村里疯跑的路牛儿,见到我也要叫声婶子,可那杨秋连个称呼都没有,上来就问,就像我欠他似的。

这种孩子,就算是读书考上秀才,也不是个好东西,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好心告诉他,时家人去外地给女儿治病了。

你们猜他怎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