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夫郎他有两幅面孔笔趣阁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林立夏虽说灶上手艺不好,但也不是完全都不沾的,偶尔宋惊蛰忙的时候,也会帮着做些简单的。

不好吃,但也比以前难以下咽的地步好很多了。

每次林立夏做饭,施银杏吃得少,但嘴巴一直夸,夸得林立夏脸红,下顿就让宋惊蛰来了。

“这……”

这下宋惊蛰戳破了她,她一时竟然卡了壳,说不出话来了。

自家男人,林立夏当然要维护着,他笑眯眯地对施银杏道:“有没有可能,这饭就是林舅舅做的?”

“我就说嘛,舅舅的手艺不这样。”施银杏豁然开朗地转了转话,夹了一筷子菜,吧嗒吧嗒几下嚼了,“林舅舅你别气馁,你很快就能赶上舅舅了。”

林立夏被她逗得乐不可支,宋惊蛰的坏心情也被他俩治愈了。

他挑着自己做得不怎么合胃口的菜,向对面像是知道自己做错事,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宋寒露道:“寒露,要不你辞了坊里的工,哥送你去学手艺吧。”

宋惊蛰这几天想过了,宋寒露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还是因为村里限制她的眼界。

她天天在纺织坊里,眼睛里能看到的只有坊里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她才会被一个秀才迷花了眼。

去到外面见识到了更广阔的田地,她就会知道,一个秀才而已,真算不上什么。

过日子,还是得挑个自己喜欢的,并且真心尊重她,敬重她的,而不是想让她去给他家当奴婢的。

宋寒露惊得放下了筷子:“学艺,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学艺吗?”

“怎么不能了?”宋惊蛰一脸认真,“旁人二三十岁学艺都来得及,你才多大。”

宋寒露抿了抿唇,想说,可那都是男子妇人啊,哪有马上要待嫁的女子出去学艺的。

她这一学,不管学什么,两三年出不了师,两三年过后,她都多大了。

但她看宋惊蛰明显不悦的脸,很识趣地没有开口。

她想了想,转话道:“我走了,家里的赋税怎么办,还有,我这个年纪,出去学什么呀。”

宋惊蛰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有你,家里就交不起赋税了,外头手艺多得是,不如你去县里裁缝铺子学做衣裳吧,学得好,说不得以后自己也能开个铺子。”

开铺子啊。

宋寒露的眼睛顿时一亮,她幻想自己当掌柜的模样,好像是很风光。

而且学的也是她喜欢的针线活儿,以后她做的每件衣裳都能挂在铺子里售卖,十里八村的人都来夸她的手艺好。

这种感觉不比嫁给秀才公差。

宋寒露连犹豫都没犹豫,当即答应道:“好吧,我愿意去学手艺。”

她答应得这么爽快,到使宋惊蛰愣了愣,还以为要说服她,还需要一番功夫,没想到这么简单。

不过也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儿,哪懂什么情情爱爱的,她对付博文起心思,不过是看在付博文中了秀才很风光的面上。

宋惊蛰此刻很庆幸立夏发现得早,寒露还没陷进去,要真陷进去了,跟他姐一样,牛脾气上来,闹什么非他不嫁的戏码,那才真是难看。

但要去县里学手艺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普通的裁缝铺子手艺就那样,即使交钱去学,学出来也是做些普通衣裳,成不了什么气候。

好一些的裁缝铺子或绣楼都不轻易招人,人家收学徒,那都是从几岁的小娃娃开始收,等学徒学成了,还能在铺子里帮着干几年活。

像宋寒露这种十五六岁才学,学成说不得就要嫁人的学徒是没有的。

宋惊蛰和林立夏在县里转了好些铺子,一家一家挨个问,都没问到愿意收宋寒露的,气馁不已。

林立夏见宋惊蛰跑了一上午,心疼不已,忙将他带出来的竹筒打开,递给宋惊蛰:“惊蛰哥,喝点水。”

宋惊蛰喝了水,干渴的嗓子这才好些,他抹了抹淌在下巴处的水渍:“这县里的裁缝铺子莫不是傻的,有钱都不赚?”

宋惊蛰当然知道手艺不是那么好学的,因此他去铺子问的时候,都说了他们愿意交钱学,可这些铺子都不愿意赚他这份钱。

林立夏站在掌柜的角度想了想:“或许,他们怕旁人学了他们铺子的手艺去,好以此来打压他们铺子。”

宋惊蛰想到他去铺子里问的时候,那些掌柜一听宋寒露的年纪,立刻就拒绝了,没准还真有这个可能。

他思忖道:“去铺子里学是不太可能了,我们在县里打听打听谁家娘子夫郎手艺好,去人家家里学吧。”

林立夏点头:“好。”

县里一般除了铺子会招人,有些手艺好的妇人夫郎也会时常给铺子做衣裳、绣花之类的。

有那手艺好的,不比铺子里的绣娘们差。

不过林立夏留了个心眼,去别人家学,怎么都没有在铺子里学自在,寒露又是个待嫁的姑娘,要是妇人家中有男子,学几年出来名声都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