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惊蛰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第二天辞别胡宏大,将谭佳音送回家,回了桃源村,就把老屋的房子收拾出来,窗户蒙上布,洒上水,等它阴湿,过几天他好放带有云耳的朽木进来。
刚开始他打扫屋子的时候,宋万民还很高兴,以为宋惊蛰要把屋子收拾出来住人或放东西,还跑来跟宋惊蛰说:“能不能把空余的屋子借一间给你三婶放放东西。”
宋硕果马上就要成亲了,他家只有三间屋,再怎么拾掇也还是很拥挤,宋惊蛰若是能借一间给他们放放杂物,那就很宽裕了。
他也知道,以前为着这屋子的事儿,大家没少吵架,也跟宋惊蛰说了软话:“你放心,就借硕果成婚这段日子,等他成了亲,我就让你三叔三婶他们搬回去。”
宋惊蛰不是不想借,而是他洒了水阴湿了屋,若三婶他们放东西进来,要不了几天就会回潮发霉。
他跟宋万民说实话:“爷爷,这屋子我是要用来种云耳的,借不了,要不你让三叔去跟大伯母说说,大伯母家还空着两间屋子呢。”
宋万民傻了眼:“你要拿好好的屋子去折腾种什么云耳?”
宋惊蛰颔首。
宋万民心有戚戚:“这能成吗?”
因为宋惊蛰折腾着种水稻种苎麻都成了,还盖了大房子,成为村里最后出息的后辈,他现在已经不敢随意置喙宋惊蛰的决定了,只敢从旁问一两句。
宋惊蛰实话实说:“不知道。”
他也还没种过,毫无经验,只能一点点摸索,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无论如何,他都是要种上一回的。
宋万民见他毫无头绪,劝说了两句:“你种稻子种苎麻都是在地里折腾,这云耳是长在山里的,还没有人搬回家来种地,你若爱吃,回头我跟奶上山多给你采就是,何必自己动手,白糟蹋你家这房子了。”
宋万民心痛啊,农家人要盖几间屋子多不容易,好些人家现在还住祖辈传下来的屋子,修修补补地舍不得拿钱盖新屋。
宋惊蛰家的这几间屋采光好,不漏雨,林立夏还搭了个大灶房,就算卖,也能卖好几两银子呢。就这样拿去折腾了,这要是没折腾出来,好好房子就这样塌了废了。
宋惊蛰对决定了事很固执:“就是没有人这么做过,我才要去做呢。”
村里人发现的财路都挣不了大钱,再努力也只能挣些小钱,想要挣大钱,想要别人注意到他,还得另辟蹊径。
宋万民不理解宋惊蛰的这种想法,在他看来,未知就意味着数不清的麻烦,要仅仅只是塌个房子什么的还好,要是宋惊蛰把自己好不容易攒的家底全赔进去了呢。
他吃不好,睡不好,后来还是过年放假回来的宋福堂安慰他:“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吧,惊蛰有折腾的本事,就有挣回来的本事,你替他操心个什么劲。”
宋万民这才回过味来,是啊,他替他操心个什么劲,宋惊蛰亏钱了他也没钱给他垫,挣钱了也不会给他花。放下这事,安心去给宋硕果操持婚事去了。
对于宋惊蛰又要折腾着种云耳这事儿,村里人也有所耳闻,鉴于宋惊蛰前两次的成功,这次村里人倒没说什么风凉话,只是在宋惊蛰从山里弄了不少带云耳的朽木回来时,上门来看了几回热闹。
见到四间搭满架子,架子上摆满了各类长云耳的木头,大家都好奇地问宋惊蛰:“惊蛰,你在哪弄到的这么多云耳木!”
他们这些靠近山脚的村户,进山找菌子是常有的事,可他们这些人翻遍好几座山,也找不来这么多的云耳木啊。
宋惊蛰几天就弄来了几间屋的,未免也太厉害了。
宋惊蛰也不隐瞒:“这都要多亏了立夏他大哥夫,都是他大哥夫帮我弄的。”
随鹤生娘家在深山里,山里别的东西不多,像这种带云耳的朽木数不胜数,他们也不弄回家,就放在原地等它一年又一年地长云耳,直至彻底枯朽。
这次宋惊蛰要种云耳就跟随鹤生做交易,他拿粮食跟他们换朽木,一根朽木两斗粮,他娘家人几天就帮他找了这么多。
众人不明所以,听宋惊蛰这次又找的立夏娘家人帮的人,个个都赞宋惊蛰:“惊蛰,你可真是取了个好夫郎,种稻子,立夏全家人都来帮你收稻子,种苎麻,立夏二哥夫帮你把关,现在种云耳也有他大哥帮衬,当年的六两银子高聘礼没白花。”
这话宋惊蛰爱听,他笑着跟大家说:“能娶到立夏是我这辈子最好的福气。”
林立夏在宋惊蛰背后脸红拍了拍他肩膀,叫他别这么说。宋惊蛰回头拉他:“没事,说实话没人会笑话的。”
弄得林立夏更脸红了。
村人被这小两口逗得哈哈大笑,笑过后又对宋惊蛰道:“惊蛰,这次你的云耳要是种好了,可不能忘了我们呀。”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宋惊蛰做事有魄力,别人不敢做的事,他都敢做,还能成事,跟着他能挣钱。
说一两句好话又掉不了一块肉,要是这次宋惊蛰还能成事,提前搞好关系,总比现用现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