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也没想到答案是这个!
新书记也不知怎么想的,怎么会觉得以前的县领导班子都不会算账?
冷艳惊讶过后,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她刚要问,谢司珩就开口了:“我记得东阳乡全乡一共有13652人,但有6825人领着低保,每个人一个月的低保是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
6825人一年全部加起来就是24570000元,近两千五百万了。也就是说东阳乡五年低保的钱就超过一亿够修路了。
如果不帮东阳乡脱贫致富,永远每年都要给东阳乡拨几千万的低保,可东阳乡那大群领低保的人还是在受穷,过得不好。
既然愿意每年给东阳乡拨几千万的低保,为何不愿意想办法搞一亿来帮东阳乡修路。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帮东阳乡修好了路,再制定适合东阳乡的扶贫计划,相信一定能让东阳乡的百姓摆脱贫困富起来的。
到时领低保的人就少了,每年能省了大笔的低保。这对百姓和政府来说是双赢!百姓富了,政府负担轻了!”
冷艳听完大受震撼,频频点头,望着眼前伟岸的男人,眼镜后不禁露出崇拜的光芒。
他说的太对了,以前的县领导班子怎么就没有这么想过,这么算过账。
自己以前想帮助东阳乡的百姓脱贫致富,也想了很多,但就是没有这么去想过。
他这么一说,她的脑中冒出了一点想法,但只是一点苗头,还不成熟。
等她再好好仔细想想,成熟了,细致了,完整了,再告诉他。
“谢书记,你说的太好了,让我拓宽了思路,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去想,可以有新的道路。”冷艳夸道。
难怪人家能得省委书记器重,还不到三十,就能做到县委书记的位置。
这思路,这视野,就比一般人强得多。
看到冷艳夸赞自己,还对自己露出崇拜的眼神,谢司珩自是愉悦,嘴角上扬,笑意直达眼底。
突然,他看到了冷艳目光闪了闪,似想到了什么。
他刚想问,就见冷艳开口道:“只是现在县政府的财务情况很不乐观,账面上只有一百多万,要弄到一亿修路实在很难,而且别的乡也需要支持,需要钱。”她脸上染上一抹忧愁之色。
虽说新书记有那魄力,想帮东阳乡修路,但是没钱这事也办不成。
而县政府现在很穷,找上面要钱,怕是难要到。
上面有钱也会优先给有发展前途的县,听说他们县被上面判断为很难发展起来,难变富的县,有人说投资给他们再多钱,也是浪费,实在气人。
“钱的事,你别担心,我会搞定。”谢司珩微笑,原来她是为了钱担忧。
别人要钱可能不容易,但他要钱,那是轻而易举,想要多少都能要到。
这也是为什么萧佑恒当时想尽办法让他来这里的原因。
萧佑恒很想把这个县发展起来,但要发展就得投入大笔的金钱,这个县这样的,拉投资难,让上面拨款,也难。
所以萧佑恒想到了请他来坐镇,只是要钱上的事,他都能轻松搞定。
想到萧佑恒,谢司珩问道:“东阳乡的事,你和萧县长说过没有?”
冷艳点头,“说过。”
去东阳乡调研,看到东阳乡百姓的贫困程度,过得有多苦,她很难受,很忧心,很想帮助他们,所以她曾找机会跟萧县长说过。
“他怎么说?”谢司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