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眼时间,不经意询问,“去吃饭?”
顾栖下意识就应了声。
应完才想起来节目组的提醒,动作不免顿了下。
可即便没有忘记这一点,她应该也不会舍得拒绝陆聿的邀请吧。
他知道晚饭的邀约意味着什麽吗?
还是只是习惯使然?
晚餐地点没有规定的范围,陆聿开的车。
今天跟拍需要跟一整天,也许是因为如此,他带她去的是一家带有包间的中餐厅。
几天下来,顾栖已经能无视掉大部分的镜头,只是一想到吃饭时会有人和镜头跟随,那点多馀的情绪也随之被掩盖了大半。
令她意外的是,进包间後,跟拍寻了个角度摆放完摄像头,竟然和两人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了。
她以为这也是节目组的安排,没多想,情绪却不由松缓下来。
“很不习惯吗?”陆聿问。
“嗯?”
“摄像头。”
顾栖下意识看了眼,随即意识到什麽,又收回视线,“有点。”
回答完,又觉得这个回答过于片面,她又解释了一句,“平时还行,就偶尔会。”
“比如,”陆聿像是随口询问,“现在?”
顾栖含糊应了声,“没有其他人会好一点。”
这应该也不是能随便谈论的问题吧?但陆聿似乎并不避讳,她也忍不住跟着问了句,“你呢?”
“习惯了。”
顾栖想,也对,陆聿怎麽会在意别人的注视呢。
陆聿,“怎麽会想到来参加这个节目?”
单采时导演问过同样的问题,顾栖还特意写过一份稿子。毕竟上了节目,她总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是为了宣传。
但对于陆聿,她回答的更真实,“帮别人的忙。”
顾栖其实更好奇陆聿的答案。
只是没等她询问,陆聿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一样。”
所以陆聿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同意上节目,而不是因为节目本身?
顾栖说不上该高兴还是失落。
也许其他人上这档节目多多少少也有额外的原因,可大多都在积极参与。即便是另有目的,也不排斥节目性质。
陆聿显得冷淡许多,不会主动和其他嘉宾交流,和她接触也许只是因为她是他唯一熟悉的人。
不过是他借此应对的一种方式。
顾栖的心情不自觉低落下来。
她的沉默陆聿也许发现了,也许没发现,他像平时一样,会在吃饭时介绍每一种菜式,也会说起其他地方的饮食,最後加一句,有机会带她去吃。
成年人寒暄的方式之一,有机会,可这个机会总带着无限期的延续。
但陆聿似乎不是这样的,他说有机会,就一定会。有时顾栖甚至自己都没放在心上,他又会突然地或随意或特意,一点点地去履行他所说过的话。
于是那点莫名其妙的惆怅在不知不觉中淡去。
约会日,只要没有结束今天的约会,拍摄就不会停止。
吃过饭,两人默契地选择了回到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