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眼握在手里的银票,快的抽出几张“啪”的一声,往他柜台上一放,转身就往门外跑去了。
只听见身后传来陈太夫的声音,“嗨!你快拿走!回来,小兄弟…小……”
随着我的渐行渐远,身后的声响亦逐渐消失。
我将剩余的银票收入囊中,而后于街市上游荡徘徊。还需等待着小喜前来送来晚饭,我才能乘坐马车归去。
此时的黄闵,已然行至一处大院前,他止住脚步。仰头望去,门牌上“随心园”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他趋前叩门,未几,大门自内开启…
一位老者的声音自里传出,“哦?竟然是公子,您怎会突然归来?”
那老者见黄闵手提着药包,赶紧伸手接了过来。
“因事前来桃花镇,欲在此处小住数日!”
“好嘞,公子的房间每日皆有人清扫,随时可供入住!”
“嗯!”黄闵负手踏入门内。
前来开门的,乃是园中的管家刘伯,自大院建成伊始,他便在此负责看守了。屈指算来,已有五个年头。
跟在身后的刘伯暗自纳闷:这位少爷,平素极少回来居住,在记忆之中,也仅回来过两次。
一次是这府宅初建成之时,少爷住了三日便离去了。第二次是上次的中秋节,亦仅住了一晚便离开了。
今日,乃是第三次归来,适才听少爷言要住上数日,难得主子归来小住!务必要好生侍奉才是…
黄闵行至大厅内坐下,指着药包言道:
“刘伯,令人每日用四碗水煎出一份,一日分三次,随膳食一同送至我屋中。”
“是,老奴这就去厨房知会一声!”
刘伯刚走两步,又回身问道,“少爷可有何想吃之物?老奴一并让厨子给您做了送来!”
“做寻常的家常饭菜即可!”
“是,老奴知晓了。”
黄闵倚在椅上,凝视着大厅内的陈设,此乃是他在桃花镇上的一处府邸。
当然,他可不止在桃花镇建宅,楼兰镇,出云镇,长乐镇都有他的宅院。不过,这些都是鲜少有人知道的!因为,每处宅院都没有明面上的联系。
而这些,就连他的父亲和母亲都不知道的事!
他的父亲,正是当朝从三品的盐运使黄正祠,平日都忙于工作。母亲是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平日只知道相夫教子。
黄闵也甚少回府,所以,俩夫妇根本不清楚,儿子到底有多少家底。
黄正祠育有一子一女,他终日忙于事务,无暇陪伴家人。府中诸事与孩子,皆由夫人操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正祠只知其子年方十五便离家闯荡,多年来仅向家中借取一百万两银票作为路费。此后,便再未从家中索取分文!
时至今日,已过去六七载,至于他在外境遇如何,黄闵不言,他们亦不过问…
陈太夫的医馆,距随心园实则不远,往昔,五分钟即可抵达。而今日,黄闵却走了半炷香之久。
仅此一程,便令尚未痊愈的他,略感疲惫不已。
他起身迈入屋内,顿觉困意袭来,刚一躺下,便失去知觉。不知是晕厥还是沉睡……
此刻,桃花镇街道上。我在小喜必经之路,觅得一茶摊落座,静候毫不知情的小喜,驱马车前来为我送晚膳。
蓦然,见一小身影,自我所坐茶摊前掠过,定睛一看,此乃是医馆小药童。
我赶忙向他招手呼道,“冬青!”
他驻足,朝我这边望了望,又瞧了瞧手中药包,遂抬足继续前行。
我抓起桌上些许点心,疾步追上他,“冬青,莫非未闻我唤你?缘何走得如此之快?”
他举起手中的药包,“送药。”
我将小点心递于他,“来,都给你。你们小人儿,向来喜爱这些小甜点。”
他凝视着我手中的点心,连连摇头,“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