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舟的家是在G市某个边陲小镇,临海,一到冬天人都不爱出门。
前些时候修过路,说是节约去小县城的时间,陈元舟从出租车下来时都有些认不出来他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了。
常见的地标都换了新样式,就连“原壑镇”的牌匾都套上了毛线框。
还是那种比较复杂的花样,几缕毛线打乱后编织在一起,走线完整,织法高超,好看。
虽是这样想,但陈元舟看得有些想笑,心想哪家大人嫌着没事还给牌匾织上衣服了,拍了照发给廖仄清,之后也发给了小胖——
比他早些时间回来的小胖这几天终于愿意和他说话,虽然还是觉得他见色忘义,但好在也不是真和他生气。
这会儿刚把照片发过去,小胖的消息就发过来了。
【小胖:好看吧,你妈织的。】
挂在嘴边笑容轻轻一僵,陈元舟有些不可置信地盯着牌匾看了一会儿。
【zz:我妈?】
陈元舟还不知道他妈能做这手工活,从小到大也没见过他妈给他织件衣服,忍着惊讶,陈元舟拖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期间手机震动了下,陈元舟没来得及看,他双手都提着东西。
走过一条街后看着熟悉的街景,陈元舟立马就有了回到家的真实感,尤其看到那棵大榕树下几个小孩玩闹着铲雪时。
“元舟哥!”其中一个男孩看到了陈元舟,他眼眸一亮,把铲子一扔就跑了过来:“你终于回来了!”
说着便上手抢过陈元舟手里的行李:“陈姨让我们来接你,我们一大早就过来了。”
几个小的也应和着,脸都冻得红红的。
陈元舟认了好大半天才认出人来,这个大的是邻居家孙子,陈元舟之前辅导过他功课,几个小的也是镇上眼熟的小孩儿。陈元舟握着行李箱没让几个孩子推,他往四周扫了一圈,没看着他妈妈。
“陈姨在家里包包子呢。”停顿一秒,邻居家小孩笑着说:“陈姨说今天我们可以免费吃大包子。”
说完后便簇拥着陈元舟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眼熟的街坊邻居,陈元舟一一打过招呼后终于到了自家那条街。
家门前堆了个呲牙咧嘴的雪人,雪人脖子上还围着陈元舟小时候用过的灰蓝色围巾,旁边包子铺热腾腾的蒸气升的很高。
这会儿包子铺前没什么人,陈元舟一眼就看见了他妈的身影。
“陈姨!”几个小孩儿一窝蜂地跑了过去,笑嘻嘻地邀着功:“我们把元舟哥哥接回来了。”
欢声笑语中,陈元舟他妈有些惊喜地回过头来,隔着数十米距离对视,看着眼前许久没见的妈妈,陈元舟眼眶一热轻轻地喊了声:“妈。”
“不是说好上午到吗,这都到中午了。”陈锦芳忍着笑意应了声,停顿几秒后视线往他身后望去:“仄清呢?”
陈元舟心一紧:“他没跟我一起回来,估计得晚点吧。”
他妈闻言看了他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陈元舟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他妈说句贴心的话,有些不开心地提高声音强调道:“妈,我回来了。”
“听到了听到了。”陈锦芳敷衍地看了他一眼,眸中掩不住地笑意:“你怎么就那么烦人呢。”
陈元舟闻言一乐,被骂也开心。
陈锦芳笑着转身将没卖完的包子都分了出来,一个孩子一个,直至分完。没一会几个小孩就抱着热乎的包子往外跑了,陈锦芳在后面追着喊了句:“跑慢点别摔了。”
几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应了声,没一会就没看见人影了。
陈元舟倚在旁边看着他妈。
他妈今天穿了件黑色的长棉袄,头发被挽在后脑勺,每到冬天她就会消瘦几分,但气色很好整个人都很利落的样子。这会儿又忙着把蒸笼收回去,一刻也停不下来一样。
没办法,陈元舟只好帮着收拾。
将面粉收回去,收蒸笼,洗蒸笼,前些日子陈元舟也帮着他妈做了一段时间,这会儿做起来动作非常快,两人没多久就收拾完了。
“给。”
将门拉上,陈锦芳递给他一个手套,灰蓝色的,陈元舟套了上去刚刚好。
他们家离包子铺有段距离,这会儿两人正往回走。
“妈,镇上那块匾是不是你给织的……”拖着行李陈元舟停顿了下,找了个合适的词:“壳儿?”
“好看吗?”
“可好看了。”陈元舟笑着点点头:“我刚下车就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