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咋会腻。”
那麽好吃的糕点,王月勤觉得,天天吃都不会腻,她昨晚晚上,做梦都在吃糕点,这话她可不敢说,唯恐闺女真天天做。
那得浪费多少白面。
陆小言莞尔,“你们要是喜欢,下次我再给你们做,今天先尝尝这几个饼,看看喜欢不。”
饼子贴在锅上烙的,浇了不少油,所以瞧着黄灿灿的,只是看着就勾得人流口水。
陆大山挠了挠脑袋,小心翼翼看了闺女一眼,说:“那个,看着饼挺多,个头也大。我给你满福爷拿去两个?”
陆小言笑了笑,“拿四个吧,两个不值当送,正好两个咸口的,两个红豆的,让他都尝尝。”
陆大山兴奋地嗯了一声,因为收了人家五块钱,还有两条鱼,他还挺不好意思,尤其是听说,那两条鱼还是他闺女给他拿的,特意让他补身体的,他更难安了。
陆大山拿着饼,去了斜对面。
见他送了吃的过来,章老太还挺高兴,“哎,老头子,大山来了,你快出来。”
这饼子一瞧就是白面做的,煎得油汪汪的,一看用料就很足,她家的条件在村里占中上等,也不是顿顿都能吃饱,也就逢年过节能吃上白面馒头,饼子那更少了,因为费油费盐,他们很少烙饼,实在馋了才弄个鸡蛋饼,一年一次都是好的。
她则接住了饼子,因老头子在家,还客气了一句,“你们自己吃呗,这麽金贵的东西,这多不好意思。”
“家里还有。”
两个孙子也眼巴巴围了上来,小的那个蹦蹦跳跳的,还想伸手去拿饼子,见爷爷出来时,瞪了他们一眼,两小只顿时缩到了奶奶身後。
陆大山笑得憨厚,对陆满福说:“小言今天刚做的,我拿来一些,让您也尝尝。”
他没多待,送完饼就走开了,章老太将饼端到了桌上,她心中高兴,一下忘了形,跟屋里的大儿子说:“还是你爹聪明,这要是每次做好吃的,都给咱送,那得占多少便宜。”
两小娃娃跟着笑,“嘿嘿嘿。”
陆满福抽了一下嘴角,他洗完手,也进了屋,“我还没聋!做什麽春秋大梦,人家肯送,你就好意思收?年龄一大把,就知道整日占人便宜,像话吗?你看看俩孩子跟你学成啥样了!”
陆小言哪里知道,一次送饼,还差点引起他们的内部矛盾。陆大山一回来,他们仨就开吃了,饼子烙得外焦里嫩,那叫个好吃,连陆小言觉得味道淡的那两个,陆大山和王月勤都直呼好吃。
陆小言好笑,觉得也就牛角板凳腿,啃不动的,他们才觉得难吃。
第二天陆小言醒得很早,洗漱好後,她便拿着书和报纸去了大队长家,这个点正是做饭的时间,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起炊烟。
陆小言刚走到主街上,就瞧见三个人扛着锄头和铁锹准备去干活。
陆小言主动打了声招呼,花大娘笑着问了一句,“小言这是去哪儿?”
办厂的事既然确定了,技术知识也该抓一抓了,陆小言笑着说:“前天去省城,买了一些养殖资料,要给霞嫂子送去,天色不早了,你们快回去休息吧。”
“铁柱媳妇吗?她不是才小学文凭,还让你捎书啦?”
陆小言笑着说:“她不是在养猪吗?前段时间猪生病,她挺着急,省城有养殖类的书,教人怎麽养猪,我干脆买了些。”
“那你快去。”
陆小言笑着点头,来到大队长家时,刘霞正在做饭,大队长瞧见她一脸喜意,“小言来了?”
昨天大队长为了厂子的事,亲自跑了一趟公社,好在国家很支持生産队自己搞副业,公社一听他们是想赚钱建学校,痛快地盖了章。
陆小言笑着将书递给了大队长,“这是我在书店看到的养殖类书籍,报纸上也有相关知识,里面的内容写得很好,霞嫂子要是能学会,肯定能将咱们的猪养得白白胖胖的。”
大队长则有些惊讶,没想到她这麽高瞻远瞩,前天她去省城时,钟兽医可没答应要来,她竟然提前买好了书和报纸,难道已经预料到了他会来?
大队长感激地接住了资料,“花了多少钱,大队给你报销。”
陆小言笑着点头,也没拒绝。
刘霞在厨房也听见了动静,她擦了擦手,忙走了出来,一瞧见足足有四本,报纸也有一叠儿,她顿时头疼了,“哎,我小学就读到三年级,好多字都不认识,一本都够我头疼了,这麽多书我可看不明白。”
她忙不叠推辞。
唯恐真将书交给她,万一学砸了可咋整。
昨天晚上,她公公从公社回来时,高兴地喝了二两小酒,这些天,还是头一次见他这麽激动,他们一问才知道,大队里要办个正儿八经的养殖厂,规模大的那种,章都已经盖好了。
不是她妄自菲薄,她也就是干活的料,哪会儿学习,“反正我是不成,小言还是你学吧,你读了高中,肯定比我学得快。”
大队长也看了一下她们,厂子既然要扩大规模,学好这些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刘霞人虽然勤快,干活也麻利,学习能力却一般,并不适合当技术员,厂长更不行。
大队长开了口,“小言,你脑袋灵活,学习能力也强,这几本书,不如你自己学?到时我推荐你当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