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长安秘闻录之聂隐娘演员表 > 第七十章 长安告急(第1页)

第七十章 长安告急(第1页)

裴姜与崔云舟在太原已有将近一年,巧夺李家家业后,台面上所有的产业都被雁来堂收归,实则都是雁来堂替李烬在打理罢了,崔云舟也只是象征式收取一成利润。

此时的太原虽非绝对安稳,但相较于局势动荡的关中而言,仍算一方可供喘息之地。

裴姜以商贾之女的身份落脚,借着雁来堂的关系,经营一家医馆,行医济世,暗中积攒人脉。

二人虽身处偏远之地,却不曾放松对长安的关注。

某日夜半,崔云舟脸色阴沉,步履匆匆。他来到裴姜院里,一见面便道:“长安出事了。”

裴姜放下手中药碗,抬眸望向他,眉头微皱:“什么消息?”

崔云舟沉声道:“安禄山突然自洛阳起兵,号称清君侧,实际上是直指长安!他在洛阳驻兵已久,朝廷早有防备,却未曾想到他竟会选在此刻动手。如今潼关守将高仙芝被调离,城防空虚,若潼关失守,长安危矣。”

裴姜闻言,心头微震。安禄山在洛阳一年多,暗地里积蓄实力,而今骤然反叛,恐怕是筹谋已久。

她思索片刻,语气凝重:“消息可确凿?”

崔云舟点头:“这是太原都督府刚收到的军报,恐怕不日便会传遍天下。”

几日后,长安传来更确切的消息——安禄山大军势如破竹,唐军节节败退,潼关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已有震动,被禁足的太子终于可以参加朝会,可与朝中大臣意见不合,局势愈发混乱。

城中百姓对局势尚未有太多察觉,但太原军中已有所戒备,各大世家与地方势力开始暗中调动,商贾圈子里更是风声鹤唳,已有传言称太原或许也难保太平。

裴姜在医馆听到了不少百姓的议论,有人担忧战火会蔓延至河东,有人却说圣人必然能平定叛乱,无需惊慌。

而崔云舟得到的消息是太原军方已开始暗中筹措粮草,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变局。

裴姜听着这些消息,心底生出隐忧:“若安禄山真能攻破潼关,那长安……恐怕撑不过几日。”

崔云舟沉默片刻,终于道:“如今的太原尚且安稳,但若长安陷落,整个天下都会变成战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裴姜看向他,心中已有决断:“你想做什么?”

崔云舟缓缓道:“太原虽非长安,但却是兵家要地,若安禄山要夺天下,绝不会放过这里。我已打探到,有人想趁乱控制太原,届时这里会成为战场,我们若继续待在此地,便如待宰之鱼。”

裴姜眉心微蹙:“你的意思是……提前离开?”

——局势未明,前路未定。太原固然尚可容身,但随着战乱逼近,他们终究不能置身事外。

夜色沉沉,太原城外的寒风呼啸,街头的商贾行色匆匆,军士巡逻的步伐更加频繁了几分。

自从安禄山反叛的消息传来,城中的氛围便愈发紧张,官府加强了巡查,生怕城内有人暗通叛军。

而在这乱局之中,裴姜与崔云舟却在悄然布局。

裴姜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心思却飘向远方。她的身旁,年仅十三岁的李烬正伏案而坐,认真研读兵书。弟弟的脸庞仍带着几分少年的稚嫩,但眼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长安的消息如何?”她抬眸望向崔云舟。

崔云舟站在窗前,望着外头渐渐沉入黑暗的街道,语气低沉:“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出潼关了。”

裴姜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

潼关,乃长安东面的屏障,一旦失守,长安便再无险可守。

“消息属实?”

“军中传来的战报,太原都督府的人已经收到,甚至开始调派军队,但朝廷上下依旧混乱。”崔云舟回头看向她,“太原不会永远安稳,我们必须尽快做决断。”

裴姜沉思片刻,缓缓道:“太原军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即便此刻城中戒备森严,真正忠于朝廷的又有几人?若安禄山的兵锋直指太原,这里的将领怕是也会观望。”

“你是说……策反?”崔云舟若有所思。

“我们不能明着动手,但可以暗中渗透。”裴姜轻轻合上书卷,目光如水般沉静,“此刻的太原军中有不少边军旧将,其中有许多人家眷都在长安,若能让他们明白安禄山的威胁,便可趁机收拢。”

崔云舟点头,随即又道:“但太原始终是圣人的地盘,我们迟早会引起注意。哪怕能拉拢部分军队,也不足以与真正的权臣对抗。”

“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太久。”裴姜看向窗外,眼神透着果断,“荆襄才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地。”

——太原只是暂时的藏身之地,他们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入冬时分,裴姜与崔云舟一行人悄然离开太原,一路向南。

薛眴父子也正式加入了拥护李烬的队伍之中,局势动荡,一行人却满怀激动的心情。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化整为零,以商队的名义分批出发,带着用现银兑换的大批飞钱、珍贵的药材、粮食,以及数十名精锐护卫,一路南下,直奔荆襄。

荆州,长江北岸的重镇,素有“南北咽喉”之称。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商贸繁荣之地,商贾云集,富庶无比。

此刻的荆襄虽未直接卷入战火,但唐军、地方节度使、地方豪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暗潮涌动。

未到荆州,裴姜便让希罗和薛眴父子先行一步,以商贾身份置办产业,在城中开设钱庄与药铺,一方面扩大财力,一方面暗中联络地方士绅与军中将领。

与此同时,崔云舟也打算借机接触那些被朝廷遗弃的旧部,尤其是流亡至此的将领与兵士。

荆襄地区地处长江流域,粮食、药材、布匹、铁器等物资流通极为关键。

裴姜利用商队的名义,大量收购粮食和武器,囤积军资,同时在长江沿岸设立船队,掌控水运。

这不仅让她的商队迅速崛起,也使得她在地方士绅中拥有了话语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