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童养夫晋江 > 第44章 第 44 章 小言再优秀那也是结了(第1页)

第44章 第 44 章 小言再优秀那也是结了(第1页)

第44章第44章小言再优秀,那也是结了……

陆小言刚走没多久,她来傅家大队的消息就传到了傅北的小婶郑红艳耳中。

这不,一瞧见自家男人,郑红艳就念叨上了,“听说陆小言来了,刚刚她姑家的娃娃还显摆呢,说给他们拿了好多糖。”

她板着张圆脸,眼睛半眯着,语气那叫个酸溜溜,“听陆家大队的人说,他们家还开始盖房子了,她连个工作都没有,咋可能有人给她送砖瓦,一准儿是傅北那小兔崽子买的。哎,还真是发达了,连陆二美那个倒霉催的都跟着吃香喝辣了,你这个当叔的还不如一个外人。”

傅爱国说:“还提这些干啥,他当上工人时,你一样眼热,还非要去借钱,讨到好了吗?田老太婆也不是好惹的。”

他们说是去借钱,其实压根没打算还,偏偏遇上了田老太婆这个抠门精,一眼就看出了他们打着什麽主意,钱没借到不说,还被打了出去。

想起那老太婆的彪悍劲儿,傅爱国都脸疼,当时可不止他媳妇挨了打,他脸上也被挠了好几下,不知让人看了多少笑话。反正他是不可能往上凑了,也没那个脸。

大家可都在笑话他,背地里还说他不是人,他也委屈呀,当时不想养他,还不是穷惹的祸,但凡家里富裕点,能弃养吗?

在媳妇日复一日的洗脑下,他都要忘记他们家人险些将傅北淹死的事了。

郑红艳却说:“那老巫婆确实不好惹,他们这不是分家了吗?我都打听清楚了,真分了,都快分一个月了,要是没分,钱一准儿被老巫婆捏着,咋可能让他们盖房子,他可是工人,总不能不管弟弟妹妹的死活吧?他小的时候,还吃过小西给的糊糊呢,那句话咋说的,滴水之恩,滴水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他理应报恩。”郑红艳越说越觉得是这个理,人可不能忘本,总不能发达了,就不管亲叔丶亲堂弟吧。

傅爱国也有些心动,半晌说:“他们盖房子咋地也要花点钱,他们要说全花了,咱也没辙,等秋收吧,等他们分完粮食再去,就算借不到钱,陆家那小丫头肯定不好意思让咱空手回,最好弄它个二百斤粮食。”

郑红艳哪里看得上那点粮食,她更惦记傅北的工资,一个月二十多呢,咋地也得借个一百,不过她男人说得也对,现在去他们未必有钱。

还是再等等。

陆小言并不知道,他们家被盯上了,转眼就到了交钱这一天,第一天大家都在观望,还真没人去交钱,就陆小言去了大队长家。

平时管钱的都是陆会计,不过这几天他也出去打零工了,好不容易才有的工作机会,收钱的任务,暂且由大队长接替了。

陆小言拿出二百块时,大队长眼睛都瞪成了铜玲,“不是,你哪来的钱?”

大队长打算投三十五,他以为三十五够多了,结果这小丫头又让他震惊了。

陆小言笑着说:“小北哥找同事借的,以後发了工资可以慢慢还,难得能投资,他就多借了点儿,这二百先交给您吧,接下来两天如果跑来交钱得很多,能凑够这一千五,我们家出二十块就行,如果凑不够,我们就交二百。”

这是怕交的人多了,大队长最後为难,钱咋地赚都成,也不是非得抢很多份额,万一落下埋怨就不好了。

不过大概率不会太多,毕竟如今当家做主的都是家里的老人,他们大多都没念过书,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也都不敢冒险,谨慎的人都会观望一下。

果然,第二天才陆陆续续有人交款,崔奶奶家也投了三十五,刘书记和花大娘丶会计家都是二十,这几人投得最多,其他几个村干部为了起带头作用也或多或少都投了几块。

陆二山原本不想投,一见其他小队长都投了,多的五块,少的三块,他也忍痛,让他娘拿了三块出来。

三块钱都可以买150斤的青菜了。

这可是一百五十斤,他简直肉疼死,临到掏钱时,他又觉得有些多,万一钟兽医技术不行,厂子倒闭,这三块钱不就打水漂了?他可不信陆小言有啥大能耐。反正他只是暂代的小组长,少交点估计也没人说啥,他干脆昧下两块,只交了一块。

这一天,陆续有三十八户来交钱,大家一看交得还挺多,有些本就心动的,最後一天也来了,只不过都没多交,见有不少人家都是交个两块钱,他们大部分也都是两丶三块,真打了水漂,两块钱还能承受。

陆家大队一共二百八十九户人家,陆小言他们一分家,等于又多一户,算上钟兽医家,现在是二百九十一户,截止到第三天中午,一共一百三十九户投了钱,将近一半了。

这个比例不算少,不过有九十多户,只投了两丶三块钱,还有几户,就投了一块,大头还是不多,加上陆小言那二百,才凑了六百多,连一半都没有。

大队长还挺愁,干脆又啓用了大喇叭,动员了一下大家,最後说:“还有一下午时间,大家再考虑一下吧,别明年猪出栏时,看到其他人分钱又眼红,就算投个一两块,也可以啊,多投多赚,少投就少赚点,总比一分不投得强。”

没投的人家,都是不看好厂子的发展,觉得扩大规模不太靠谱,几年前猪瘟时,一只猪都不剩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呢,他们可不想把钱打水漂。

大队长动员完,倒是又有二十几户人家,一咬牙投了两块,加一起又多五十,总算突破了七百,还是远远不够。

知青点的人也听到了动员消息,老知青没啥感觉,韩晓云倒是好奇地问了一句,“咱们能投吗?”

徐宽说:“不一定让投吧。”

萧宁却瞥了她一眼,呵,没想到这蠢丫头,竟然还知道钱生钱了,看来还不算太蠢,“想投?”

韩晓云确实有点心动,忙不叠点头。

她家条件算不错的,但架不住她家孩子多呀,她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还都结婚了,连孩子就有六个,她爸妈虽然是双职工,一个月工资虽然有一两百,大嫂还没工作,他们还得养孙子丶外孙呢。

就算她妈最疼她,能给她的也有限,一个月就十五块钱,这个月洗衣服就扣掉四块,做饭又扣两块。

她一个月就剩九块钱的零花,还要买生活用品啥的,想顿顿吃白面都是奢想,更别提吃肉了,呜呜呜真心不够啊。

她想吃肉,想吃冰棍,还想买漂亮裙子。

韩晓云嘟嘴:“不知道让不让咱们投,宁哥哥,你有法子吗?”

萧宁已经站了起来,丢下一句,“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既然在动员全大队,说明钱没凑够,大概率是让投的。

萧宁的外祖父曾经是资本家,家里还挺有钱,不过他外祖父很爱国,抗日时将家産基本全捐了,那可是一大笔钱,都能在国外买一架飞机。

也正因为他老人家将资産全捐了,这次革命,他们的成分并未受到影响,他爸爸坚持让他下乡,也有这个缘故。

虽然外祖父已经走了,钱也全捐了,实际上还是给萧宁留了不少好东西,这也是萧宁敢大手大脚的原因,就算兜里的几百块钱全花完,他也有法子换到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