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温长宁在京城开了家医馆。
取名“这里”,端的是我行我素。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医馆,这里是礽都,这里是大祈。
这里也是……祈朝。
这里是距现代文明相差近千年的时代。
那么,那里呢?
那里是家乡,是回不去的……故乡。
既来之、则安之。温长宁花了这么多年,总算学会了:吾心安处是吾乡。
——爱人送的菩提红绳仍戴在手腕上。
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这里医馆距离绒蝉开的饰铺很近。
与此同时,顾长晏又做起了京官。
可谓风生水起。
第一次有同僚想和他搞“裙带关系”走后门,顾长晏甚至可以从怀里掏出他爱人向皇帝要的“恩典”。
给顾长晏塞美人谋联姻是真的犯法了——皇帝可以出手惩治的那种。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时朝廷众人只觉得离谱,搞断袖搞的这么“高调”也是令人“一言难尽”了。
可偏偏人家对象是温长宁。
他们想弹劾这件事,可提出这个的人都不是当官的,不怕!
于是,效果显着。
对此温长宁满意了,顾长晏也满意了。
等到红薯的消息被公布,天下震动。
“温长宁”这三个字的热度在朝堂上才刚刚下去,又起来了。
该说不说,朝堂诸多同僚羡慕嫉妒顾长晏有这么个帮手。
离谱的是这个叫温长宁的主职是大夫。
也正如温长宁预料的那样,在他们又长大一岁之前,顾长晏已经做到了户部尚书一职,进了内阁。
升官度史无前例。
明白人都知道顾长晏能这么“年轻有为”,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本事,圣心……温长宁。
最后一个依靠“媳妇儿”这一点他们算是见识到了。
……
乾元八年。
十二月初一,晚上。
下班的两人像往常一般坐在一起吃饭。
他们的狗儿子无忧无虑,吃得正欢。
温长宁和顾长晏举杯一碰,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