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时不同往日,哈密被番国占领百来年,此地的牧民们早已心属番国,估计不会再回来了。
也罢,既然牛羊不回来了,宋应知干脆打算把这一块草原直接开垦出来做良田算了!
巴里县的地理位置处于天山东部,地势大致为“三山夹两盆”形势。
巴里城池处在第一个盆地中心,往北走,穿过山脉,就是第二个盆地,也就是四十万将士驻扎的地方。
“石头,咱这来了这么多人,可有地方住啊?”
就在大伙儿都在欣赏这一览无余的青青草原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问了一声。
宋应知闻声看去,说话的正是宋应春,许久未见,他都两个孩子爹了。
“有住的地方,我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房子!就是……破旧了些。”
巴里县作为旧时贸易之地,城内宅院无数,虽在这百余年时间被番人毁了半数,但好好修建一下,还是能住人的。
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把火山灰运来翻新一下,就能像模像样。
宋应春闻言,抱着儿子笑着回了一句:“有住的地方就成,有房,万事不愁嘛!哈哈哈!”
听到有房子住,大伙儿也没心思看草原了,一个个驾着牛车往城内赶。
这些牛车都是宋应明给买的,路上不仅可以拉行李,到了巴里还能用来耕田!两全其美!
看着大伙儿急着进城,宋应知只好赶紧跟着上去。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宋应知凭着户籍把把城东划出一小部分出来分给乡民。
此次跟来的队伍里,有四十余户人家都是前山村的人。
家家户户都有男丁,宋应知同样给每家分了两亩地。
剩下的百来人全是从染庄和纺织厂分离出来了熟练工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人是陶金当初买的下人,卖身契都在他手中,愿不愿意,都得来。
为了给他们分配住所,宋应知专挑了客栈多的城西,把这些单间比较多的楼房一一分配出去。
知道宋应知要种棉花,大伙儿休整了两日,就火急火燎的开始下地肥田。
不管是自家的,还是别家的,还是宋应知余下的四百亩地,他们都全给做了肥。
草原上的土地本就肥沃,大伙儿也不用怎么肥田,就烧些草木灰洒在地里就行。
加上有牛的帮忙,这点地哪够乡民们种啊?
于是乎,大伙儿自性的开始开垦新荒地,力求赶在种子到之前,多开几亩出来,也好多挣银子!
为了鼓励大伙儿的积极性,宋应知当即给城池内的百姓承诺,只要是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都可以来衙门办理地契。
这下不得了了,百姓们瞬间热情高涨!扛锄头的扛锄头、拉牛的拉牛。
仅仅半个月时间,五百余户的人家借着牛车硬是开垦出六百多亩地出来。
这些后事暂且不提。
此时,宋应知手里正拿着一封拆开的信,陷入沉思……
乡民到巴里的第二天,宋应明趁着大家都在忙着修整院落,偷偷来衙门给了他一封信。
信是秦沥写给家人,又托家人送去临芳县,让宋应明带来的。
信里提到,顾尚书新年上值第一天,就向新帝提出辞官一事。
天子挽留再三,同意顾尚书的请求,之后,朝中局势动荡,秦沥也被外放江南。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