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几天,尼克斯保持住了不错的胜率。
球队两次击溃亚特兰大老鹰,安托万。沃克的投篮选择在林奇和格兰特。希尔这两个高球商球员面前简直像个弱智。
西部之旅,尼克斯又顺利拿下快船。
达科。米利西奇和林奇的对决仿佛也成了29号那场比赛的预热,因为这是林奇在遇见LBJ之前的另一场宿命之战。
达科。米利西奇来到快船后更多的出现在五号位上,四号位得让出来给99年状元埃尔顿。布兰德。
但对身高213公分以上的米利西奇而言,打五号位完全不是问题。
在场均36分钟的出场时间里,达科展示出了全明星级别的实力,场均可以贡献18。2分10。1个篮板3。2次助攻3。1次封盖的数据,他是一个出色的防守者,拥有顶级的风格嗅觉。
进攻端虽不复欧洲时期的统治力,但仍保持着稳定的火力输出。
有趣的是,再次在赛场上看见林奇,达科。米利西奇却并不愤怒。
这两个在欧洲篮坛掀起斗殴浪潮的家伙之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剑拔弩张。
来美国两年,米利西奇已经彻底变了个人。
林奇的篮球哲学是:冠军是一种综合体验,不享乐为什么要夺冠。
而米利西奇现在的篮球哲学是:打NBA就是为了享乐。
洛杉矶的璀璨霓虹与豪宅派对取代了米利西奇的胜负欲,他不是NBA赚钱最多的球员,但赚到的钱也已经足够让他奢侈的生活,足够支撑他纵情享受加州的阳光,第六顺位才被选中的遗憾早已在富足的生活下成为过往云烟。
他对竞争已经没那么多的渴望,反正他在一支不怎么能赢球的烂队里,即使输了很多场也没人会说什么。
洛杉矶人谁他妈在乎快船?
他甚至在中圈带着笑意用塞尔维亚语和林奇这个“宿敌”
打招呼:“神啊,在这鬼地方能找个人说说家乡话还真是奢侈,你还好吗林奇?”
“很好,你看上去也挺享受,淦了几个好莱坞大屁股?”
“哈哈哈哈,我不会干那种事情,我有家室。”
米利西奇虽然这么说,但坏笑显然已经出卖了他。
两人没再寒暄,比赛开始后,林奇察觉到空气中漂浮着某种异样的倦怠感。
身着快船球衣的米利西奇仿佛置身于训练场上,那双曾闪耀欧洲的眼睛黯淡无神。
达科。米利西奇就只是在工作,他没有故意摆烂,但也打得毫无激情。
面对那些五五开的篮板,这位213公分的巨人只是象征性的抬抬胳膊,任由林奇如猎鹰扑食般将球收入掌中。
不仅仅是米利西奇,整支快船都是这样。
持球者懒洋洋地传导着注定无果的进攻回合,防守端球员的横移如同灌了铅的牛皮靴般沉重。
他们没有血脉偾张的拼抢,没有孤注一掷的防守,没有激情四射的强攻,有的只是计时器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与队友之间的沉默。
林奇意识到,一支球队没有赢球文化是多么的可怕。
当全队都不在乎胜利,天赋也将一文不值。
还好,自己和希尔让纽约尼克斯的球队文化从根基发生了改变。
最终,米利西奇依然交出了不错的数据,15分8个篮板2次封盖。
林奇17分12个篮板4次封盖,得分不过20不是因为米利西奇防守太强,而是比赛提前进入了垃圾时间。
比赛结束,塞尔维亚人整理着纹丝不乱的美式油头走向尼克斯队替补席与林奇握手:“再见林奇,很高兴见到你。
我有个约会,否则肯定请你吃饭,再介绍几个好莱坞大屁股给你认识,下次一定。”
他的影子被斯台普斯的金色灯光拉得很长,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令全欧洲痴迷的巴尔干雄鹰了。
宿命对决,哈?
林奇摇摇头,这和他想象的可完全不一样。
米利西奇对篮球已经无欲无求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兰特。希尔,这个已经五次入选最佳阵容,两次成为全明星票王的家伙认为,篮球场上还有他可以追求的东西。
“怎么看待29号的比赛?噢,那注定会是艰难的一夜,注定是场淬炼。
或许人们都在等着看我被撞飞到担架上的模样?哈哈哈哈,在那之前,我会用最后一根能用力的骨头阻止他。”
米利西奇和希尔之间的巨大区别,就是为什么林奇尊重希尔的原因。
这几乎就已经是格兰特。希尔能说出来的最锋利的话,这位杜克高材生惯常以谦和示人,将骨子里的胜负欲深埋在儒雅外表之下。
林奇走上去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说得那么悲惨格兰特,206块骨头对一场篮球比赛来说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