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分发好了后,孟谷秋坐下喝了口茶:“爹娘,这日子头也差不多了,我打算在年前去和许先生说好,若是许先生不愿收,我们还有时间择新的书院,只要新年一过,宏儿跟铭儿就可以去念书了。”
一方面是,上次原主去请许先生废了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则是,孟谷秋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
总之先去到京城打听打听,再到许先生书院求见。
“这说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陪你去吧?”孟老头皱了皱眉。
这毕竟是自己亲孙子的事儿,总该是要上点心的。
孟谷秋摇头:“不,这次得大哥大嫂还有宏儿铭儿跟我去。”
许先生最看重的是诚心,若是为了给孩子求学,孩子都不到场,那么他肯定印象便不好了。
求学是大事儿,爹娘去了,才有了诚心,他们心中多了保障,收下的机率也更大。
“那百味楼和好味居那边咋办?”孟老头问。
孟兴德跟着去了,就只剩下孟兴盛一个,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我已经拜托三叔,并且提前给他结了一旬的工钱,大哥随我去京城这段日子,就让三叔和二哥去送。”孟谷秋早就安排妥当了。
她做事向来是想好了,准备好了,才会动手。
“牛车家中要用,你们就继续拉驴车去。”孟老头也不再请辞。
“那宏儿的腿”孟老太还是担心。
这段日子的修养,孟宏走路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但去京城路途遥远,还要一路奔波的,她实在是担心。
“祖母不必担忧,我这腿如今跟没伤过似的。”孟宏不知从哪窜了出来,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这举动逗得孟老太捂唇一笑:“行,那便这么办,一会儿我给你们收拾收拾,你们明日启程,早去早归家!”
翌日清晨,孟兴德一家子和孟谷秋就再一次踏上了去京城的旅途。
孟谷秋按照着记忆,直接就奔着许老先生书院附近去的。
这次到了京城,几人在书院附近落了脚,打算好好休整一晚再去拜访。
“谷秋,你说咱要不要买些重礼?”孟老头焦急的坐立难安。
这还是他第一次跟着孩子拜访京城书院,说多少都是紧张的。
孟谷秋颔首:“当然要,但是不能送俗物。大哥不必忧心,我们到的时间刚好,一会儿书院就下学了,我去打探打探。”
她回忆回忆了原主的记忆,但怎么都记不起来当时原主是如何讨的许先生同意的。
就是这样,她越发怀疑这个系统是不是出bug了。
收拾好屋子后,孟谷秋便出了门。
刚好看到一群白衣学子结伴出来。
“我真是不理解今儿许先生出的难题!”
“就是,我们是为了文官准备,又不上场打仗,咋会知道什么东西用以军粮最为好!”
“那李生家爹不就是武将吗?他今儿说了最常用的,但还是被许先生驳回了。若是说不出来,明儿个又得抄书了。”
学生们哀声哉道的走了出来。
孟谷秋睫毛一颤,军粮?
她本还想再问问,却被一则告示吸引了过去。
学生们围堵在一则告示前面。
“这说的是户部侍郎?”
“他不是入狱了吗?怎么如今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