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潼关就是死路一条啊!
董承将徐荣请到了帅帐。
“徐将军,魏王下了最后通牒,这潼关可守得住?”
董承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问道。
虽然他是主帅,可徐荣有三万兵马,他只剩下一万多,要守潼关,还得依靠徐荣。
“董将军身经百战,自然明白,任何坚固的城池,险峻的关隘,不可能永远守住,久守必失。”
“徐将军言之有理……“,董承无奈地点了点头,“面对魏军的强攻,能守多长时间呢?”
“这要看长安会不会守?若守,又能守多长时间?”
徐荣思索片刻说道。
听了徐荣这番话,董承也沉默了。
长安现在兵马是不少,可是人心不稳,军心涣散,张济、张绣归降之后,本来就让整个长安人心惶惶,许多官员都有了小心思。
可现在大秦的骑兵,一战之下,竟然几乎被幽州铁骑几乎全歼。
要知道袁绍对骑兵的投资是非常大的,而麴义和阎行也绝对是良将。
可与大魏骑兵一打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当然,步兵之间的差距更大。
从魏军攻打潼关他就深有体会。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或者说朝廷的重臣,还会守长安吗?还有信心去守吗?
如果连长安都不守,袁绍和朝廷都走了,那潼关怎么守?
“是啊,形势危急,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
过了好一会儿,董承说道。
“董将军,朝廷若迁都,我们得早做打算,不然是死路一条……”
徐荣说道。
“徐将军说的有理,可陛下是怎么想的?秦王又是如何打算的?我们还不知晓啊……”
董承是心乱如麻,如果朝廷要迁都,那他必须要在陛下跟前,现在忠于陛下的人越来越少了,而麾下还有兵马的大汉忠臣更少。
可若陛下要坚守长安,他拼死也要守住潼关,否则就会陷陛下于魏军的包围之中。
想不到朝廷的威望竟然低到了这种程度,陛下被一个诸侯王逼迫如此……
徐荣回到自己的帅帐,满脸忧愁。
战局的发展比他想象的还要快,青泥隘口被攻破,魏军占领蓝田大营,张济、张绣归降。
现在,秦王袁绍重金打造的骑兵,也是一战而溃。
这一切无不说明魏王公孙续天命所归,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啊!
他必须要做抉择了,而且要马上抉择!
“来人,传陈虎、李当!”
“诺!”
不一会儿陈虎、李当二位副将来到徐荣大营。
“参见将军!”
两人给徐荣行礼。
徐荣摆了摆手,二人分别站在两边。
这两人也都幽州玄菟人,一直跟着他,可以说是他的绝对心腹。
“陈虎李当,本将军决定,效仿前将军张济归降魏王,不知你二位有何打算?”
徐荣说完之后,眼睛直盯着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