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家之后,张二丫还坐在堂屋等着。
张大丫率先小声地问道:“他们都睡了?”
张二丫点点头,随后拉着张大丫的衣角:“大姐,咱家真的买地了吗?明天要修房子呢?”
张大丫装作很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是是是,二小姐,六亩呢?可以修很大的房子,到时候再给你买几十个丫鬟,你就是二小姐咯。”
张二丫娇羞一笑:“大姐坏,讨厌。”
这半个月里,张大丫教了张二丫张三娃阿拉伯数字,还有表格,数据分析等等一系列有用没用的知识。
就连小四都被张大丫逼迫背着九九乘法表。
以后不管是家里,还是作坊的账目,全部都是由张二丫处理,记录。
管理生意这一块,张大丫确实提不起兴趣,对于她来说,能吃饱就成。
可是自家的二妹三弟却非常热爱做生意,也非常热爱阿拉伯数字,这种计数方式简直快捷简单到令人指。
张二丫还给张大丫做了一份财务报表,每天的收入,支出,事无巨细。
这半个月果然没白忙活,抛开买地的最大支出六两,还有孙婶的一千八百文,最后还剩下两银子。
不过光是卖蛋糕肯定没有两,她还接了好几个大户人家的生日蛋糕的单子。
最贵的一个三层蛋糕,她收了八十八两,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说出的这个数字。
但别人硬是眉头不皱的给了定金,害得她在国都跑了一天才买到三碗牛奶才做出来。
没钱的人,一个月花不到一百个铜板。有钱人一个蛋糕就花了八十八两。这种两极分化,还真是令人头疼。
三姐弟聊了很久,做了很多规划,最后才回到卧室各自回去。
张家姐弟满怀希望的睡得香,而村长家,孙家,却都是久久不能安睡。
特别是孙山,睡着的时候,嘴都咧开的。还喃喃自语:小队长,小队长。
第二日一早,村长与自己大儿子直奔镇山的衙门办地契。
而张家小院却是热闹异常,孙大婶直接抢过张二丫做早饭的工作。
而孙山则是召集得闲的男人们,只要十个,每天二十文,不包吃,任务就是建作坊,有经验者优先。
这些话还是张大丫教他说的,他就依葫芦画瓢。
很快,十个壮汉都站在张大丫面前。
张大丫围着圈好的宅基地,找了一块离村中心最近的地,便指着地上说道:“叔叔伯伯,大哥哥们,大家都是有经验的,就在这里建吧,孙大叔这会儿应该快买着建筑材料回来了吧。我给大家画大概的面积,你们现在就开始拿着自己的工具开始挖地基吧。”
随后又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转身继续说道:“叔叔伯伯要用心哦,这里可是大婶大娘们的工作间。还有建好作坊以后,你们就可以做另一份我安排的工作。我家的房子我会找更加有经验的师傅来修建,叔叔伯伯们可别生气哦。我给你们安排的下一份工作,比修房子赚得多。”
众人哪有生气的呀,在家一天都能赚二十文,这样的好事,十里八村,仅此一家好吧。人要知足才行。
说完之后,张大丫便背着背篓,手握弓箭,进了丛林。
张大丫一走,张二丫和孙大婶却开始忙碌起来。
孙大婶长这么大,第一次感觉这人生也太爽了吧。
孙家是比张家早几年逃难过来的,一直做事低调,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
三个儿子都没有成亲,一直都是她的心病,她从来没有像今天一般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在孙大婶的宣传下,不管真假,好多妇人都来到张家小院报名。
张二丫一时间忙的不行,作坊还没修成,报名招工的却是绵绵不断。
“都围着二丫头干啥?闲的慌啊?”村长的声音,压住了张家小院吵闹的气氛。
张二丫立马起身:“村长大叔。”
听到张二丫的声音,村长严肃的脸,立马笑的慈爱起来。
一大娘打趣到:“村长,你这脸才变得快哦。”
张村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去去去,现在都给我回家,作坊建起来的时候,想上工的都到咱家来报名。”
随后又对着张二丫说道:“这是地契,你大姐说,你是当家的,我把这地契给你。这是剩下的八百文,你也拿着。还有刚刚进村的时候遇到大朗老弟,建材到了,叫你去清点一下,再把账结了。”
张二丫点点头,乖巧的回道:“好的村长爷爷,咱这就去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