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粘杆处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为了避免以后能很好的理解刘墉在今后官场上得心应手的处事方式。
我们来具体的讲一讲“粘杆处”
的架构、管理、行动方式等一些事儿。
在清朝的宫廷里,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叫粘杆处。
粘杆处的最高领导是“粘杆处总理大臣”
,此人通常由皇帝亲信担任,直接对皇帝负责,掌控着粘杆处的整体事务和行动方向。
只要粘杆处总理大臣接到皇帝密旨。
他就会立刻召集手下的粘杆拜唐阿们。
这些粘杆拜唐阿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他们有着一定的武艺和情报收集能力。
他们随时听候总理大臣安排任务。
粘杆拜唐阿们可以在宫廷内外的任何地方活动。
他们可以在某位位重要官员的府邸附近,伪装成普通百姓。
在这官员府邸周围,观察官员的访客、日常活动。
有的在官员府邸的周边,悄悄安插眼线,时刻留意着府内的动静。
当收集到情报后,粘杆拜唐阿们便通过秘密渠道迅速将情报传递给总理大臣。
他们采用暗号、密函等方式,确保情报安全。
就像其中一个粘杆拜唐阿,把写有情报内容的密函交给总理大臣时,还特别提醒,这是用特殊符号标记的,只有内部人员能看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理大臣拿到情报后,经过筛选,再上报给皇帝。
有时候,皇帝会交办一些特殊任务给粘杆处。
比如铲除异己、调查敏感案件。
粘杆处的人员接到任务后,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灵活采取措施。
暗中监视,或直接行动。
就这样,粘杆处通过情报收集、传递以及执行特殊任务,成为了皇帝维护统治的得力助手。
介绍完了“粘杆处”
的架构、管理、运作功能,大伙就能理解,皇帝为什么就能那么准确的掌握大小官员的所有事情了。
刘墉自此,办起案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乾隆二十年腊月一天,我和勤格格被叫到了养心殿东暖阁。
只见到太后及乾隆都在,看上去挺严肃的样子。
乾隆见到我们说道:“今日叫你们来,不为别的,而是为了履亲王的事儿。
朕想告诉你们,经过太后同意,朕想把四皇子永珹过继给和硕履亲王爷做孙。
一呢!
他老人家也有人赡养了;二呢!
他老人家的爵位也有人承袭了;这三呢!
尔等春节过后,可能要随着刘墉远行上任,大可不必担心老王爷无人照顾了不是!”
我和格格听后内心有所感动,心想咱的这位乾隆爷想的还挺周到。
于是跪拜谢恩后,商量着订了过继的良辰吉日。
四皇子永珹过继这一天,王爷府上门庭若市,人山人海,前来祝贺者络绎不绝。
天近巳时只听到一个当值太监高喊“皇——上——驾——到——!”
众人赶紧分列两旁,恭恭敬敬给乾隆施礼。
老王爷听到乾隆到来,起身也想给乾隆施礼却被乾隆快走几步给扶住了说:“王叔免了,不必再行大礼!”
这时的王府门外,仪仗队整齐排列,八色彩旗随风飘扬,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府内正厅,摆放着香案,上面供奉着祖先牌位。
到达吉时,永珹身着华丽的礼服,头戴冠冕,在司礼官的主持及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到香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