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顺理成章地,留在这里维持秩序,莫文钰以为,他是碰巧走到此处,也没有多问。
又让宋二去安排,买来的几个仆役,把刚收来的冻死的鸡、鸭、鹅,拔毛去内脏,把淤血用热水清理干净,剁成小块。
再在厨房内,下锅焯一遍水,去掉腥味。
然后又把食材放进,一开始烧好的那锅水里,放上葱姜盐,大火熬烂,再连汤带水的都倒进刚才熬制的粥里,做成肉粥。
莫文钰又从空间里,拿出一瓶胡椒,撒在粥里,去腥提鲜。
为了熬粥,莫文钰吩咐用的是白米,黏腻浓稠的米粥,混合着鲜美的汤肉汁水。
那扑鼻的香味,让前来卖家禽的百姓乡邻,都骚动了起来。
莫文钰对着他们说:“中午,大家都别走了,也都尝尝,你们自己养殖的家禽,究竟是个什么味道,碗筷不多,有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可以回去拿碗过来,等着喝肉粥。”
因为是早上刚出的告示,现在已经快到中午,来卖东西的人不多了。
有的是,住的离这比较远的百姓,干脆就不走了,等着喝肉粥,百姓大多平日吃肉的机会比较少。
这个王朝治理的还算不错,一般的百姓人家,每个月也能吃上几回肉,但是吃白米粥的百姓却是不多,那都是有钱有权的人家,才能吃上的饭食。
同样,既能卖东西拿钱,又能吃上白米肉粥的机会,更是没有。
宋二派人,已经悄悄给宋令诚汇报过,这里生的一切。
等莫文钰让小五、小六招呼大家,开始吃第一锅粥的时候。
宋令诚、萧凛安、裴天翼为三人,带着当地的知县、县丞和一众衙役也赶了过来,宋令诚不许大家上前打扰,他们都静静的欣赏着莫文钰救济灾民的模样。
宋令诚给宋二悄悄耳语一番,宋二来到莫文钰旁边。
小声对着她说:“公子已经来了,公子让我告诉你,你是他的友人,男子身份,你想怎么做都可以,一切都有公子给你撑腰。”
莫文钰没有打扰大家吃饭,悄悄的退出喧嚣的人群,来到宋令诚的身边,给他作了一个揖:“见过宋公子,见过各位大人。”
县令等人,赶忙对她回了一礼:“贤弟客气,贤弟如此大义,为朝廷分忧,为我们县解燃眉之急,吴某万分感激。”
莫文钰和他们说着客套话。
萧凛安站在宋令诚的身后,偷偷打量着她,居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真是没有看出来,这个莫姑娘还有这种技艺,连喉结都那么逼真,寒暄做派与男子无疑,更加有意思了。
萧凛安觉得此次没有白来,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办差都要有趣。
裴天翼也在一边,悄悄的打量着莫文钰,他同样觉得这个姑娘有意思,没有白来办差。
县令盛情邀请莫文钰,一起去酒楼赴宴。
莫文钰也没有赏脸去,她不喜欢和一堆臭男人喝酒吃饭,听他们拍上级马屁。
她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还有自己的价值要去实现。
县令见她不肯一起去酒楼,知道她是宋令诚的人,自然也不敢强求于她,就此告辞。
到了下午,可能附近村庄的里长,通知到位,已经有人拉着车,推着大点的家畜来卖了。
莫文钰居然收到了一头牛。
这个世界,牛是重要的生产力,除非病死、老死、自然灾害死,平时不许杀牛,更是牛肉也吃不上。
因为来卖牛的人家,有全套的购买文书。
莫文钰按当时买牛的价钱,应该付三十两银子,但是她心情好,多给了五两银子。
卖牛的是一家兄弟几个,估计是合伙凑钱买的牛。
平日里下田耕种,已经买来几年使唤,没想到今年冬天冻死了。
要按照肉的价格卖,去头去尾去内脏,肯定卖不到这个价格,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拿着银子走了。
莫文钰让小三,去叫个屠户来,帮她把牛杀了。
牛肚、牛百叶给她处理干净,给了屠户一两银子,还说等会,把牛头和牛蹄子送给屠夫。
屠户一高兴,认认真真的帮她把肉和骨头,剔的有模有样。
莫文钰让他,把弄好的牛肉放在木盆里,找两个人抬到一个放杂物的空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