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哲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开始阐述自已的观点,“对于诊疗中心这个项目,刚才各位领导讨论得十分热烈且深入。
我不否认它建成后,为林溪县及老百姓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也不能忽视,或者有意回避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我们常说,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
如果将一个以公益性为主导的医疗卫生事业,当作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作为产业或者带动产业来发展和鼓励的话,那将是什么结果?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按照初步设想,这个区域诊疗中心是三级甲等医院,规划床位二千三百张。
如此之大的体量,在带来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是否会引发现有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挤兑?在方便老百姓看病的同时,是否会导致过度医疗的问题日益凸显?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不能回避,不能熟视无睹的问题。
当然,林溪的经济需要发展,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问题。
但我们在谋划和决策一件事情之前,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群众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自以为了解群众的需要。
干工作,不能凭兴趣、靠好恶,整天看起来兢兢业业、忙忙碌碌,实则沉浸在自我感动,自我陶醉的‘自嗨’中,没一点效果,甚至是起反作用。
同志们,有时候乱作为比不作为危害更大!”
贺哲的发言振聋发聩,会场久久陷入沉默,所有人都不由得思考起来。
“好了,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
刚才大家交流得很充分,不仅是观点的交锋,也是思想的启发。
特别是贺县长最后发言提到的问题,非常深刻,值得各位认真反思。
会后,我们对有关工作再思考,再研究。
只有敞开心扉多交流,才能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叶胜男做了总结性点评。
其实,在诊疗中心这个项目上,无论是建与不建,还是怎么建的问题,叶胜男都感到相当纠结。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她作为主政林溪县的一把手,不管执政理念多么让人耳目一新,工作思路再如何清晰,最终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绩来支撑。
而这个项目无疑是最好不过的政绩样板。
临上任前,市委宋书记与她谈话,特意嘱咐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
她不再只是负责一个领域工作的副市长了,而是要对林溪县的整体协调发展负总责。
如果她像贺哲一样,只负责民生口工作,或许也能慷慨陈词,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
每个人的站位不同,对她而言,必须全面权衡利弊,仔细考量每一个决定的影响。
算了,项目上的事暂且搁置吧,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容她再认真考虑考虑。
叶胜男自忖着。
走出会场,贺哲明显感到县长许文杰面色阴沉,对他的发言颇为不满。
他也懒得追上去解释。
道不同不相为谋,没必要刻意维护关系。
倒是副县长罗晓光小跑着追上他,热情地打着招呼,并肩而行闲聊了几句。
虽然两人没再探讨诊疗中心项目这事儿,但彼此心照不宣,无形中成为了同盟军。
贺哲回到办公室,解开上衣扣子,刚想靠在椅子上歇一歇,弟弟贺波便打来了电话。
“二哥,你是不是在大会上公开反对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了?”
贺波声音急促,明显带着几分愤怒。
贺哲一愣,这个县委常委扩大会也太不保密了。
会议刚刚结束,他还没顾得上喝口水,消息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