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编辑部门口的走廊本来就拥挤,来了几个人之后更是挡的严严实实。为首的一个人不苟言笑,一副忧郁的样子,旁边的几人嘻嘻哈哈,最后面也吊着一个人,像是一伙又不似一伙。
为首的人穿着藏青色的中山装,双手插在上衣的上衣的口袋里,打量了一下刘一民后笑着问道:“你就是写出《一代人》的刘一民同志吧?”
“我是!你们是?”
“你真是写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刘一民啊,看起来比老赵精神多了!”芒克说道。
北島确认眼前的年轻人就是刘一民后,指着身后的几个人说道:“你好你好,我是赵振凯,他是姜世卫、黄锐、刘雨,最后面那个是郭路升也就是食指。”
编辑部门口挤了一大堆人,自然让编辑部里面的这些老同志坐不住了。纷纷走出来跟杂志的主要投稿者打着招呼,不过这些编辑今天看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
北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也没有多想,而是邀请刘一民出去逛一逛燕京。
这些编辑们刚才听了刘一民的话,都在想今后这群年轻人在诗坛能够引起多大的动静。
看着打成一团的刘一民,暗道,刚才还在说年轻一代,刘一民自己不就是年轻一代吗?
“几位来的可够整齐的,带稿子了吗?”邹获凡调侃道。
芒克笑道:“老邹同志,不要那么急迫嘛,一民同志来燕京了,你们还会缺稿子?”
邹获凡不置可否,看向刘一民道:“一民,早点回来,晚上还想跟你下两盘。”
“老邹同志,拐不跑,放心吧!”
平常不苟言笑,总是心事重重的北島开起了玩笑。
拉着刘一民走出了编辑部,几人都是骑自行车来的,北島邀请刘一民坐在自己的后座上,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向他们介绍燕京。
食指一如刚才一样,骑着自行车跟在大家后面,只是偶尔会打量几眼刘一民。
“这是南锣鼓巷、前边是鼓楼,你往南边看,老佛爷她老家!”
北島带着刘一民来到了鼓楼附近的一处大杂院,听他们介绍这是张鹏止的家。推门进去,张鹏止正将椅子和桌子摆好,看到几人进来后,高兴地说道:“这就是刘一民同志吧?”
“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刘雨带来的茶叶都泡上了。刘雨,不愧是北影厂的,你爹喝的档次够高的!”张鹏止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示意大家闻一闻味道。
“滚蛋,这不是我的,是田庄庄他爹的,我爹哪能跟老厂长一个档次?”刘雨笑骂道。
“嘿!老厂长都见马克思这么多年了,家里还有这么多的存货?”
“也有可能是田庄庄他娘的!”
“对,他娘的!”
“哈哈哈!”
刘雨是北影厂的子弟,跟陈大导和田庄庄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对,就是那个拍出号称十年内没人看得懂的电影的陈大导。
十年又十年过去了,嘿!您猜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