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
爷!”
刘家宅院,有小厮小跑着前来通风报信。
“爷!
太子亲至府衙,于明日午时三刻,斩首王李两家七百八十六人!
周杨崔三家为虎作伥的少爷团,也于明日伏诛!”
刘、钱、夏、花、冯、上官六家上午见过太子后聚在一起商量,闻此消息反应各有不同。
刘家主确认道:“可当真!”
小厮:“街上都传开了!
假不了的!”
刘家主:“下去领赏。”
小厮千恩万谢的走了。
花家主冷不丁问:“李王两姓再无翻身余地了?”
钱家主内敛沉稳,如今也止不住的分析局势:“证据确凿,他们又无德高望重的亲属在朝堂说情,本来剩下的三姓还能为他们求情,可如今周杨崔三家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顾得上他们。”
“只是……玉林书院教出的学子可不少。”
玉林书院是崔、李合办,许多学子奉两家为恩师。
不过若崔家出面,或者甘台明先生站出来,自是迎刃而解。
上官家主年只弱冠,不由自主的感慨一句:
“太子殿下才十三岁,已经有这样的本事,等他长大了必是一代有为的君主。”
不必等长大,现在太子身上的光环已经有盖压陛下之相。
但谁说的清呢,当今陛下敢放任太子如此作为,纵览古今也要道一句有魄力。
但凡太子行动没这么快,都不会有如今的王李两家无可转圜的局面。
一夜,谁能想的到啊。
上官家主神情有疑:“王李两家倒台后溢出的利益极大,我只是想不通,太子殿下为何找我们六家。”
江南像他们这样的氏族不少。
虽说他们的确底蕴更厚些,但也没到非他们不可的地步。
刘家主眸中精光一闪,捋了捋胡须,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心中也有了答案。
上官家主太年轻,手段软弱,好控制。
夏、花、冯是世交,但这一代的家主明显性格不合,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可挑拨。
钱家子嗣不丰,钱家主年过四十,女儿生了一大堆,儿子只有一个,未来能不能守住家业还不好说。
只有刘家各方面无短板。
若倒台了两姓,刘家主觉得,太子极可能会扶持他和花家主。
若天上掉馅饼倒台了五姓……
刘家主暗暗一瞥上官家,这个,在他心里早就出局了。
至于太子要的有力答复……
刘家主神秘一笑,他还真有,而且保证令太子满意。
……
崔容声回来后,茶不思饭不想,看着手中厚厚的登记册,上面是崔家数百年的底蕴,除去族中女眷的嫁妆,他只留了够裹腹的银钱。
难道就要在他这一代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