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弘历在跟着康熙回紫禁城后,康熙突然降谕撤掉了他和弘皙的差事,把赈饥的事,只交给顺天府继续维持。
接着,康熙在弘皙、弘历一起向他递牌子求见,以交卸差事时,让梁九功宣读了一道新谕旨。
“上谕!”
弘皙和弘历忙跪了下来。
“朕本不欲封皇孙,良恐幼年骤贵,进而骄纵恣意。”
“然皇孙弘皙、弘历,此次赈饥,活民数万,令京师大安,功绩实在不可没!又值朕御极六十年,理当广降慈恩于儿孙。”
“故封弘皙、弘历为固山贝子,皇孙弘皙入镶红旗,皇孙弘历入镶蓝旗,各给满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一、汉军佐领一,钦此!”
在梁九功念完旨意后,弘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内容。
因为康熙的这道旨意很出乎他的意料。
毕竟就在昨晚,康熙还在猜忌他跟旧太子党走的太近,结果,今日,康熙就突然把他和弘皙都封为贝子。
虽说,皇孙中也早有享贝子待遇的,比如胤祹的儿子。
但他也还是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次赈饥就成为贝子。
不过,弘历很快也想明白了原因。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他在昨晚的表现,让康熙满意,使得康熙知道,他和他背后的四房没有站在太子一党,所以才会继续把水搅浑。
弘历见弘皙已经高兴的嘴唇半张。
而他自己也同样感到欣喜。
但对于弘历而言,最值得欣喜的是,倒也不是成为贝子。
因为,他知道他的终点不会只是一个贝子。
而让他最欣喜的是,他会有自己的佐领。
这意味着,他也要成为镶蓝旗的一个小旗主。
康熙趁着他和弘皙在赈饥过程中表现卓越的机会,再次分下五旗各旗主的权。
这种手段,康熙似乎还没玩够。
但也没人敢反对。
因为弘历和弘皙这次赈饥,不仅仅是在汉人中得到了名望,也在许多旗人中得到了人望。
所以,康熙要给他们佐领,底下的普通旗人只会巴不得如此,毕竟跟着有能力有前途的主子,总比跟着只知道寻欢作乐的主子强。
“汗玛法,孙儿年少,这次能赈饥立功,全凭大哥哥扶持,并无多少才学,实在不敢领此显爵,还分佐领,只怕也难以服众,故实在不敢跟大哥哥同领此封,请汗玛法收回成命。”
但弘历还是谦逊推辞了一下,没打算把自己的权力野心表现的太明显。
有时候,该做样子的还是要做的。
弘皙在听弘历这么说,就朝弘历投来满意之色,随即也克制住内心的极大欢喜:“汗玛法,孙儿也不过是立此微功,许多叔叔尚未领封,如今孙儿便领此显封,也的确说不过去,孙儿也请汗玛法收回成命。”
“谕旨岂有回撤之理。”
“再说,诸王、贝勒、贝子等,以及尔等一些叔叔,只知日耽宴乐、不事文学、不善骑射,即便做事也毛躁敷衍,不及你们,但因朕天性不嗜刑威,故不加穷究,这已是此辈之幸,他们怎好不服朕封有功子孙?”
“朕今日封你们,也正是为激励他们,只要勠心为国,立下功绩,朕便不分长幼,优先贵其身份!所以,不准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