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让他选个成年的叔伯哥哥带着。
按理,这里面,成年的弘时最合适。
毕竟弘时是他同父的兄长。
但弘历不可能选跟老八、老十四亲厚的弘时。
而眼下,对弘历而言,唯有选弘皙最合适。
一来,弘皙目前和他关系还不错,算是有共同的敌人,适合共事;
二来,这样可以给外界继续释放错误的信号,让外界不得不更加怀疑废太子还有被复立的可能;
三来,他知道,康熙自己就是这个意思!想让外界更加难以猜到他的心思,要不然,他也不会一边废太子一边又加倍疼爱弘皙、淑慎,如今没说出来,就是想考校自己而已。
康熙哈哈大笑起来,对弘历投来越发满意的神色。
“朕这句话,你都能记住?”
康熙为此还问了一句。
弘历抬头,故意一脸纯真地道:“汗玛法的每句话,孙儿都记得!惶惶圣训,岂敢忘哉?”
“很好!”
康熙格外高兴地拍了拍弘历的肩膀。
随后,康熙就吩咐人把张廷玉叫了来:“衡臣!”
“臣在!”
“拟旨,着皇孙弘皙、弘历筹办京畿赈饥一事。”
弘历没多久就领了这道旨意。
他知道,康熙之所以选择让赈饥作为自己见习政务的第一个任务,是因为这事一旦做不好,不会承担太大的代价。
因为在大清,百姓最不被当人,命如草芥。
饿死多少都是个数字。
他即便赈饥得不好,也不过是多饿死几个百姓,后果不会很严重。
当然,他如果赈饥的好,自然也是功德一件。
但总的来说,让他这个十来岁的皇孙,跟着皇长孙弘皙负责赈饥事,的确是风险最小顺便又历练了一番的事,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自然,弘历还是希望自己能多避免一些流民在这个冬天因冻饿而死。
即便这些流民在这个时代贱如牛马,甚至不如牛马。
弘历在领旨后就来见了弘皙,让弘历意外的是,弘皙居然亲自在侧门外迎接他,一脸笑意。
这是因为,弘皙也收到了让他与弘历一起负责赈饥的圣旨。
而弘皙作为被康熙也教导过的皇子,自然也猜到,他能有个办差刷政绩的机会,无疑是弘历向康熙提议的他。
这让已经做了多年闲散宗室的弘皙知道,这是一个让康熙重新认识他,争取获得封爵的好机会。
所以,弘皙也就出于感激之心,给足了弘历面子,而选择了出门相迎。
这种接待之礼,已是属于除开中门之外,最大的礼了。
毕竟他作为兄长,按理,只需在堂内等着弘历来,甚至如果在弘历来时,站起身来,就已经算是给弘历面子了。
而开中门,则只有皇帝本人或者王爵的人来弘皙这里时,他才能用。
不过,弘皙似乎觉得,亲自出侧门迎接弘历还不够,而在弘历走来时,他还亲自下了台阶,对弘历作揖:“好弟弟,请受哥哥一拜!”
“大哥哥万勿如此,小弟哪能受哥哥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