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犯了众怒,任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难再翻身。
林茜就是笃定这点,所以才纵容陆珩去煽风点火,栽赃陷害。
然而奇怪的是,面对刘主任的怒声质问和众人的指责,苏晚晚依然面色从容。
她抬起头,迎着刘主任愤怒的目光,声音一如既往的清亮。
“刘主任,我从未举报过周卫东,不管你昨晚看到了什么,那都跟我无关。”
刘主任被她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气得咬牙切齿。
“嘴硬是吧!好!我就让你死心!你看看这是什么!你敢说这不是你的围巾?!”
说着,他身旁的一名公社干事从包里掏出一条熟悉的红围巾,狠狠地扔到了苏晚晚的脸上。
围巾落地,周遭的知青又激动起来。
“没错,这就是苏婉的围巾,我见过她戴过!”
“苏婉,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种人凭什么住在咱们知青点?把她赶出去,赶出去!”
以陆珩为首,院子里那些不明真相的男知青们也跟着起哄,一声高过一声,纷纷冲着苏晚晚叫嚷,发泄着内心的惶恐与愤怒。
苏晚晚把围巾捡起来,拍了拍。
“这条围巾是我昨晚回家时,不小心弄丢的,敢问刘主任是在哪里发现的?”
刘主任面色阴沉。
“是在我公社办公室外面的雪地里发现的!要不是你偷偷跑来送举报信,这围巾怎么可能落在那里?”
苏晚晚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昨天傍晚我回到知青点后,就再没出去过,举报信不是我写的,更不是我送的。那围巾很明显是有人为了栽赃陷害我,故意扔在那里的。目的就是迷惑您,让您误以为我是举报人。”
刘主任眉头紧蹙,脸色越发难看。
“说的好听,你能证明吗?”
林茜和李春燕也跟着帮腔:“就是,你能证明吗?这举报信和围巾可是铁证啊!”
苏晚晚挑起眉梢,“铁证?你们凭什么说这举报信就是我写的?还是说,有人亲眼看到我把这封信放在主任的桌子上了?”
林茜的眼神闪烁不定,眯起眼睛,“巧言令色!刘主任,她这分明就是在狡辩!”
苏晚晚不慌不忙,面带浅笑。
“敢问刘主任是晚上几点发现这封举报信的?”
刘主任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九点,怎么了?”
苏晚晚唇边的笑容瞬间扩大。
“那就是说,至少九点之前,那封信就已经在主任办公室里了。众所周知,从玉牛村到红旗公社办公点,至少有十公里,我没有交通工具,怎么在傍晚七点回家之后,徒步两个小时,赶到九点之前抵达公社办公点?”
说到这儿,她面露讥诮,悄悄地扫了林茜一眼。
“难道……我会飞不成?”
原本喧闹的院子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
宁建国猛地一拍大腿,“难怪我刚才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原来是这个!大晚上的,路本来就不好走,更何况晚上温度下降,路面可能结冰,她怎么可能走过去啊!”
经过他这么一分析,大家恍然大悟。
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是啊,夜路本就难走,她又没有车。”
“难道她真是被冤枉的?”
“可要不是苏婉,会是谁呢。还有谁跟咱们有过节呀?”
林茜呆若木鸡,先前根本没想到这个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