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闻言有些不可思议望来,她忽然现经过这段时间自己的外侄女好似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从容冷静。
她这个样子,有点像
这时佟元走了进来,他来到李凌霄跟前轻声说道“李公子,我们已经在城东郊购置了一处房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凌霄点点头。现在朝中的一系列事还未彻底落定,尚需一段时间。
朝廷还未出免除贾家罪责的宣告,他们必须低调行事,先找一处落脚点再说。
等李凌霄一行人用完餐走后,那刚才正在谈论贾家风波的一个书生突然看向贾宝钗等人离去的方向,自言自语道“咦,这些人怎么看着有些面善”
就在他还疑惑之际,突然从饭馆门口处风风火火冲进来一个书生。
他一进来就跑到这几人跟前气喘吁吁道
“最新消息,坞城张家被查封了,罪名是叛国通敌,整个坞城上下几十名官员全部被抓押解回京。”
这书生一口气说完,然后就赶紧端起茶水,咕咚咕咚一口饮尽
在场其他人闻言皆都一惊,张家
坞城张家,那不是皇帝身边宦官张恭的外戚吗?
两日后,雁城官府衙门下了最新告示。
内容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贾家被平反了,所有罪责销案,所有贾家人员三十几口恢复自由身,贾家大门封条被撤除,贾家被扣押的家产,田产,资产等等悉数归还。
而宦官张恭因对外戚约束不利,暂免去所有官职贬为布衣。
没有人知道到底生了何事,只是贾家这场风波竟然从死亡边缘峰回路转了。
这令所有读书人都大感震惊,议论纷纷。但对没有处死宦官张恭也都义愤填膺。
当朝那十几个宦官,都是文人平日里口诛笔伐的对象。
这些宦官独揽朝政,混淆王听,开启第二波党锢之祸,横行暴敛,祸国殃民,鱼肉百姓。
宅院内贾宝钗听着佟元带回的通告内容喜极而泣,她知道若不是李凌霄一切皆不会如此。
“李大哥,谢谢你!”贾宝钗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再次端庄有礼的躬身一拜。
李凌霄将其扶起,只是含笑看向眼前的少女。道“无需谢我,若你们贾家真的有罪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一切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贾宝钗点点头,抹掉泪珠又随即望向天空“爹,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咱们贾家没事了”
李凌霄也想起那个雨夜。
贾老爷子,我的承诺已经兑现,护得了令千金周全。至于你的承诺,也算你完成了。
几日后贾宝钗与贾敏重新回到了贾家,一路漂泊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贾家也重焕昔日光辉,府外又开始门庭若市。无数宾客纷纷送来贺礼,贾家老太君手持檀木拐杖稳坐太师椅微笑的与各位宾客交谈。
其中不乏一些当朝大员,被罢免的太尉杨赐,还有侍中张均。甚至就连蔡邕大人都来了。
贾家除了已死的贾贵田外,还有好几个兄弟他们此刻都忙碌着接待这些名臣大家。
宴席后,内宅书房内贾老太君屏退所有人道“贾家归复,多仰仗诸位大人周旋,尤其是杨太尉更受牵连,贾家惭愧。”
话落她轻轻俯,其余几人连忙上前搀扶“老太君言重了,先帝在位时贾家对我们祖上多有照拂,本应尽之事何故言谢!”
杨赐如今虽是布衣但颇有成竹道“老太君无需挂怀,我相信无需多久必会柳暗花明。”
“哈哈,看来杨兄早有布局。”蔡邕道。
张均随即又义愤填膺“哼,这次贾府之难都是那些宦官从中作梗。如今朝内有宦官专横,朝外有盗贼糜沸,本侍中必会上书直言讨他宦官之罪。”
“弹劾宦官之事,仅需均一人恐不足矣,切勿妄动。待我联系盖大人后再做计议”蔡邕道。
老太君继续道“老身听闻东边黄巾猖獗,扬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实乃内外忧患多事之秋也!诸位大人可要早做准备呀!”
杨赐叹息“黄巾之灾究其根源实乃宦官所致。可惜我如今无半分官职在身亦无法传达圣听。”
“据闻黄巾之乱已引起多郡失守,京师震动。诸位可有良策?”蔡邕道。
众人思绪良久这时老太君忽道“黄巾之乱,老身倒是想起一人来。”
“何人?”众人齐言
“大司农之侄儿,皇甫节之子!”
喜欢吾剑何在请大家收藏:dududu吾剑何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