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还能提供很多工作岗位给平民。
这对平民而言显然是好事一桩,
只是前提是农业生产不要受影响。
如今的大明朝仍旧是以农立国,
农为国家的根本,不可轻忽!
“父亲,能不能再待几天?才两三天而已嘛!”
一听要走,朱棣顿时有些不愿意。
这凤阳城还没好好转一圈呢!
听闻城里除了工厂之外还有各种新奇好玩之处——
武器店、公共澡堂、酒吧什么的……
虽然不太清楚这些东西是干嘛用的,
可好奇心驱使着朱棣实在不想就此离去。
“哼!咱来凤阳,目的不过是看看柳白和当地百姓的实际状况。
现在结果已明,自然该打道回府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
你也不小了,少想这些玩闹之事。
回去多跟你大哥学习去!”
“……”
返回的马车渐行渐远,平直的路面也开始消失在视野之中。
沿途的百姓脸上的笑容也随着距离的拉长而渐渐褪去。
等彻底驶离凤阳境内之后,之前所见的繁华恍若过眼云烟,仿佛山水画中的一抹幻影。
从凤阳通往应天府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景象全然不同。
衣衫褴褛的路人眼神呆滞无光,道路被雨水冲刷后变得泥泞不堪,坑洼不平。
对比刚在凤阳经历的盛景,如今的情景让朱棣的心里顿时空落落的,犹如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一般。
他整个人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焦躁不安。
“要是这天下都能像凤阳那样就好了啊!”
朱棣在路上路过一个小镇稍作休息的时候跳下马车,瞬间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息,那是饭菜腐烂与排泄物混杂的气味,让人极度不适。
他的脚下不足半米之处便是一摊青黄色的污水。
虽然这样的景象以前对朱棣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然而仅仅因为在凤阳停留了两三天后,他竟然开始反感这样的环境。
“要是天下都如同凤阳一样就好了。
可惜啊,也许就只有一个柳白能做到罢了。”
朱棣边说边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催促赶路。
听到儿子的话,朱元璋皱了皱眉头,但比起朱棣,他倒是平静得多。
不过当他目光扫过街角两个站在一起解决生理需求的人时,眼中仍流露出几许厌恶。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经历了凤阳良好的城市环境后,即便如征战一生、饱经风霜的朱元璋也对过去习惯的事物开始产生观念的转变。
简单的用完餐,一行人的队伍重新起程。
这次一路上连入城的兴致都淡了许多,除了必要的补充食物和水之外,父子二人宁愿在荒郊野外吃些干粮也不愿再进城。
当夜幕降临,远处高大的城墙隐约显现,那是应天府的轮廓。
“终于到家了!”
第一个感叹的居然是朱元璋,而非一路被教育的儿子朱棣。
看来这老头子虽然嘴里教导着儿子,实际上自己的心态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父亲,你说大哥他们是不是已经在等着咱们呢?”
面对老爷子的情绪抒发,朱棣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马车顺顺利利地进入应天府之后,当朱棣正在畅想回家后的种种情景时,马车却猛然停下。
探头一看,原来是前方发生了堵车——黄昏时刻,两辆马车因同向而行未能及时避让撞在一起,吸引了周围大量看热闹的人群和绕行的马车,结果导致整条主干道完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