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又生变故元宵节快乐!!
丫鬟们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大件的和许多衣裙都留在了府中,只带了路上换洗的衣裙,毕竟回了王府这些也不缺。
明雁书看着有些空荡的房间,也生出了些许不舍。这一走,却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回来。京中的局势已经比年前好了许多,听说晋北军从北边回来了,有了朝廷的军队驻扎在京城附近,所以叛军们一时之间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晋北军会不会一直效忠皇室,明雁书也不知道,毕竟想策反他们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唉,若是连他们也叛变了,那估计这天下真的就要易主了。
明雁书坐着伤春悲秋,为老明家的江山愁了一会後,平春走了进来。
“殿下,这个要带吗?”
她手里提着一盏花灯,没有糊纸或是绢布,通体由竹子编成,下面坠着丝穗,上面的铃铛随着穗子晃动作响。若是在里面点上蜡烛,光影透过竹编花纹的缝隙落在墙上地面,甚是有趣。
“带!”明雁书猛地站起身,上前走了几步,这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接过花灯,“……带着吧。”
平春看着她红扑扑的脸颊,懂了。
这花灯瞧着做工并不算太精良,想来定是苏大人送的,殿下才这麽宝贝呢。上元节回来後,还将这灯挂在了床头,只是早上醒来後,却又叫她把灯收起来,还不许告诉别人这事。
平春猜得不错,却也不全对。这花灯不仅是苏晋衍送的,也是他去学了亲手做的。
明雁书见着这花灯,便想起了上元节的种种,心中甜蜜。竹编难学,还要有耐心,她都不知道苏晋衍什麽时候去学的这个。虽然苏晋衍说,她若是嫌这竹子不好看,就让人糊了丝绢再提诗也行,但她却觉得这灯这样子再好不过。
“殿下若是每个花灯都要留,那年年送年年留,以後花灯也不必去外面赏了,府里就有。”
明雁书横了她一眼,“就你话多。那你以後就别出去了,留在府里赏花灯吧!”
“别呀,殿下我错了……”
两人说说笑笑,离别的不舍也少了许多。也是她想太多了,或许他们还回来呢,不过等回来时,二人的身份想必也不同了。
黄婆子和府里的小丫鬟们都是不去的,留下来守院子。明雁书与她们告别後,来到府门外。车队已经在此等候。明雁书粗粗看了一下,大多是侍卫随从,还有几个仆妇丫鬟。其中一个丫鬟,倒是让明雁书多看了几眼。
她生得容貌秀丽,一双圆眼明亮,看着就是个爽利的姑娘。明雁书看她,倒不是因为这姑娘有多特别,而是因为前几日,她无意中见到苏晋衍和这姑娘在说话,不知道交代了什麽事,看着神神秘秘的。
苏晋衍平日里服侍的下人都没几个,更别提丫鬟了。因此文夏瞧着有些不满,觉得他们那样子定是在做什麽心虚之事。不过明雁书倒是没有怀疑二人是在调笑,除开她相信苏晋衍,也是因为二人当时的神态并不像。
却没想到能在这再见到她,想来她也是要一起上京的。
抿了抿唇,明雁书没再多看,由平春扶着上了马车。
来时匆忙,是四个人坐一辆马车,而走时明雁书就不用和乳嬷嬷等人挤了。虽然去京城路途遥远,但是比来时条件好了不少。而仅有的一点奔波的疲惫,也被回京的期待所替代。
不过到底不是出门游山玩水的,衆人忙于赶路,又要提防叛军歹人,明雁书与苏晋衍见面说话的次数就变得少得可怜,却也无可奈何。苏晋衍则是有些心气不顺,整日沉着一张脸。又见明雁书因奔波,脸色如霜打的茄子,唯有一双眼睛透出神采,更觉烦恼不已。
这皇帝好好的,非要他们现在上京做什麽?
好在算算日子,也快到京城了。
越往京城走,天气就越冷,一点都不像立了春的样子。这一日,天空再度飘起雪花,细碎的冰晶如银针般,随着寒风刺向人的脸颊。天地间仿佛被一层白纱笼罩,然而这白纱落在身上,却透着逼人的冷意,渗入骨髓,让人不由得瑟缩。
张肇勒马来到苏晋衍身旁,手掌紧握缰绳,眉间透着凝重:“大人,这雪一时半会恐怕停不了,山路湿滑,恐怕行进不易,要不然咱们先就地休整?”
苏晋衍微微眯眼,目光缓缓扫过两侧高耸的山崖。积雪压弯了枝桠,四周寂静得不寻常,唯有寒风呼啸,卷起雪沫在空中盘旋。
他眉心微蹙:“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条山路本就难行,若是雪积得更厚,只怕更加危险。而且……”
他叹了口气,“这里易守难攻,就怕有人埋伏,我们反倒成了瓮中之鼈。”
张肇闻言,心头一紧,顿时也觉得脊背发凉。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咽了口唾沫:“袭击?应该……不至于吧……”毕竟这一带离晋北军的地盘也不远了。
苏晋衍收回目光:“谁知道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