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龟兹虽不如大唐富庶,但也有珍宝。"大王子醉眼朦胧地说,"比如云儿的金铃"他突然住了口,像是说错了什么。
阿史那云警告地看了兄长一眼,转移话题:"许大人,下午我们去哪里?"
"按计划是慈恩寺。"许延年假装没注意到兄妹间的微妙气氛,"寺中有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经和佛像,想必殿下会感兴趣。"
大王子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可是那位走了十七年、取回真经的玄奘法师?"
"正是。"许延年点头,"法师如今在慈恩寺主持译经,已译出经论七十余部。"
午宴结束后,众人稍事休息,便启程前往慈恩寺。途中经过一家乐器铺子,里面传来的琵琶声让阿史那云勒住了马缰。
"这是《凉州》?"她惊讶地问。
许延年点头:"公主好耳力。这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曲谱,经太常寺改编而成。"
阿史那云犹豫片刻,请求道:"能否稍作停留?我想看看大唐的琵琶。"
乐器铺里摆满了各式乐器:笙、箫、琴、瑟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把紫檀琵琶,琴身上绘着飞天图案,精美绝伦。
"能试弹吗?"阿史那云问道。
得到店主同意后,公主取下琵琶,轻拢慢捻地弹奏起来。出乎所有人意料,她弹的竟是《霓裳羽衣曲》的片段,虽不及宫中乐师精湛,却也韵味十足。
许延年不禁赞叹:"公主竟会弹奏大唐乐曲?"
阿史那云放下琵琶,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母亲教的。她生前最爱这曲子。"
许延年想起李大人说的"和亲宗室女",顿时了然。他没再多问,只是让店主包下了那把紫檀琵琶:"赠予公主,聊表心意。"
阿史那云接过琵琶,郑重地行了一个大唐的万福礼:"许大人厚赐,云儿铭记于心。"
这个自称"云儿"的细节让许延年微微一怔。先前她一直以"本公主"自称,此刻却用了如此亲昵的称呼,显然是将他视为了朋友。
离开乐器铺,众人终于来到了慈恩寺。山门前,住持早已率众僧恭候多时。大王子对雄伟的大雁塔赞叹不已,阿史那云则对塔檐下的铜铃产生了兴趣——和宫中一样,这些铃铛也是用来驱鸟的。
"铃铛在风中自鸣,不费人力而收实效,真是巧思。"公主评价道。
住持亲自引导众人参观藏经阁。当看到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贝叶经时,大王子激动得跪地膜拜。阿史那云则对一幅《弥勒下生经变》壁画更感兴趣,画中菩萨的慈悲面容让她驻足良久。
"公主信佛?"许延年轻声问道。
阿史那云点头:"母亲生前每日诵经。她说佛法无边,能渡一切苦厄。"
参观结束前,住持赠予使者团一部新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王子如获至宝,承诺要在龟兹王城中建一座佛寺供奉。
回程时,夕阳已经西斜。许延年将使者团送回馆驿,正要告辞,阿史那云突然叫住他:"许大人,明日可有安排?"
"按计划是休整一日,后日进宫觐见圣上。"许延年答道,"公主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吗?"
阿史那云犹豫片刻:"听闻长安城南有座乐游原,春日里风景极佳"
"明日若天气晴好,下官可陪公主一游。"许延年会意地接话。
公主眼中闪过欣喜,又迅恢复平静:"那就有劳大人了。"
离开馆驿,许延年直接回了鸿胪寺,将今日的开支一一记录在案。李大人看过账目后,对那把紫檀琵琶的价格挑了挑眉:"许大人出手真是大方。"
"琵琶是下官私人所赠。"许延年平静道,"不会记在公账上。"
李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言。
晚膳后,许延年独自在鸿胪寺的后院散步。夜风送来远处西市的喧闹声,他想起今日阿史那云弹琵琶时的专注神情,觉得这位异国公主身上有种说不清的熟悉感。那种将情感深藏眼底的克制,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像极了某个总是安静捣药的身影。
许延年摇摇头,将这个荒谬的联想赶出脑海。他从怀中取出陆昭阳送的香囊,淡淡的药香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明日陪阿史那云游乐游原后,或许能抽空去安仁坊看看
(题外话感谢豆芽儿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观看,有不足和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看到能提出来,不玻璃心。)
喜欢清风惊鸿客请大家收藏:dududu清风惊鸿客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