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到了深夜,在上海市军管会治安管理委员会二楼的会议室里,张桥正操作着办公桌上的幻灯机,将资料照片投射到挂在墙壁的白色幕布上。
此刻幕布上显现的是一个男人的半身像,他背对着镜头,穿着一身白色旧式长褂,双手背在身后,体型显得非常高大魁梧。
张桥指着幕布介绍道:“此人名叫陈恭鹏,曾任伪国防部保密局第二厅厅长,军统少将,大特务头子,毛人凤的亲信。半年多前,被毛人凤从舟山派到上海指导工作,目的是为了破坏上海的治安及金融和市场秩序,配合国民党反动派反攻倒算。这个陈恭鹏在保密局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既是军统的王牌特工,又曾是上海青帮『通』字辈的老头子,以及红帮中华山主,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佬级人物。”
燕双鹰一边听一边走到茶几旁给自己倒了杯水,说道:“据我所知,青帮好像与袍哥相同,都是源出于清朝初年的天地会吧?”
张桥按下幻灯机上的按键,切换到第二张照片,照片上是一间旧式的老祠堂,祠堂正门的牌匾上写着“小刀祠堂”。
张桥接着说道:“是的。双鹰,这一次你化装成青帮大哥潜伏卧底,因此对青帮的情况要多掌握一些。你说得很对,青帮与袍哥出处相同,都是源自明末清初的天地会。青帮曾经英雄辈出,你看到的照片是松江府的小刀祠堂,也是青帮圣地。清末小刀会曾在这里高举义旗,推翻满清政府,抗击洋人。”
燕双鹰点头道:“原来小刀会是青帮的前身。我听说小刀会的成员红巾裹头,骁勇善战,刀法绝伦,最后被清政府联合洋人剿灭了。”
张桥说道:“是的,青帮内的规矩和辈分非常严格,沿传下来的辈分为『清静道德,文成佛法,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觉』,到了清末民初青帮传到了『大』字辈。在『大』字辈的青帮人物中,有很多是民国英雄,比如陈其美,张仁奎,向海潜等等,这些人投身革命,参加了武昌起义,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著名的,便是大都督陈其美。”
他又将幻灯机切换到下一张陈其美的戎装照,继续说道:“这就是陈其美,他是青帮『大』字辈中的佼佼者,武昌起义后任上海大都督,后被袁世凯的爪牙许国霖刺杀。陈其美死后,随着军阀混战开始,很多青帮『大』字辈中的人物都从政坛隐退,来到上海开社立坛,广收门徒,很多地痞流氓,特务杀手都拜在了他们的门下,这种仪式叫做拜老头子。蒋介石就曾经拜上海滩『通』字辈大佬黄金荣为师,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国防部次长郑介民等也都是青红帮成员。由『大』字辈所收的徒弟和门生,便是『通』字辈,而『通』字辈的门生便是『悟』字辈。”
张桥继续切换照片,幕布上换成了一张三名穿着旧式长褂,手拿折扇的老者合照。
他说道:“从那以后,帮会之中便是龙蛇混杂,黑白不一,随着这些人追逐名利的欲望,到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青帮已经彻底变了质,成为了黑社会流氓组织。抢劫贩毒,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可以说『通』字辈和『悟』字辈到青帮任务净是些争名夺利、凶残歹毒之辈。有的在抗战期间甚至沦为日本人的走狗汉奸,你看到的照片便是最著名的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这三人便是『通』字辈和『悟』字辈的代表人物。黄金荣和张啸林是『通』字辈,而杜月笙是『悟』字辈,后因张啸林投降日本,被军统特务暗杀。”
燕双鹰看着幕布点头道:“这三个人我都听说过。”
张桥接着切换照片,幕布上出现了一个笑容满面的中年男子,这人在飞机舱门前向镜头挥手致意。
燕双鹰问道:“他是谁?”
张桥答道:“他是青帮『通』字辈的老头子金九龄,解放后逃往香港。”
燕双鹰眉毛一挑,说道:“我的身份,就是他的徒弟,青帮『悟』字辈的大哥?”
张桥不禁微笑着问道:“哦?!你怎么知道的?!”
燕双鹰也淡淡地一笑,说道:“分析。”
张桥点头道:“分析得非常准确!金九龄这个人是青帮有名的大鲨鱼,意思就是收徒弟又多又滥。据知情人说,他前前后后收过三千多门生和弟子,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燕双鹰接话道:“这一点正好为我所用,令敌人想调查也无从下手。”
“正是。”张桥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并递给燕双鹰说道:“这是青帮的帮规和切口,你要将之背熟。”
接着,张桥将照片又切回到刚刚的第一张,幕布上又出现那个魁梧的男人背影。
他说道:“这个陈恭鹏在青帮中的身份便是与黄金荣一般的『通』字辈,比『悟』字辈的杜月笙还要高上一辈。他潜入上海后,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的身份,不仅将保密局派遣在上海潜伏的数千特务统一领导起来,划一指挥,还将那些解放后沦为孤魂野鬼的青帮恒社、仁社、忠信社,及五行山青红帮分子,和曾效力于汪伪政权的七十六号特工组织成员及逃亡的日本特务收归麾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敌特组织,名为光复社。”
“好家伙,来头不小啊。”燕双鹰心说,不免又朝这个神秘的背影多看了一眼,忍不住插话问道:“为什么只有背影照片?”
“因为迄今为止,还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张桥的语气变得有些凝重,他指着幕布说道:“这张背影照片,还是一位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员牺牲前传出的。”
看来这次的任务不是那么简单,燕双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对不起打断你了,你继续说吧。”
张桥将照片切换,幕布上展现的是人民币和一摞俗称“袁大头”的银元。
他介绍道:“你看到的这张一千元纸币,就是新行的人民币,旁边的便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银元。上海解放仅仅几个月,人民币刚刚投放市场。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饱受国民党金圆券的摧残,因此并不相信人民币的信用,仍处在观望阶段。这样被称为『硬通货』的实物货币——银元,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因此想要推动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银元与假钞是最大的敌人。我说的你能明白吗?”
燕双鹰答道:“政府要推行人民币流通,就必须消灭银元和假钞。”
张桥微笑着夸赞道:“你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复杂的问题,让你总结成了一句最简单的话。”
他接着切换照片,幕布上出现一页纸张,上面印有一张表格和几行罗列的数字。
张桥介绍道:“这张表格说的是一周之内,人民币兑换银元的价格变化。”
燕双鹰感觉这些数字离本次任务的核心部分越来越近了,他开始仔细地分析起来,片刻后就得出了结论:“周一是六百元买一块银元,到了周四就涨到了两千八百元一块了!”
张桥说道:“你说得非常正确,这就是陈恭鹏一伙和光复社搞的阴谋。”
燕双鹰脸色一变:“哦?!”
张桥说道:“陈恭鹏来到上海后,敏感地意识到人民币与银元是个可用之机,他一面通过原军统在上海的关系,笼络了一大批旧上海的大投机商,操纵银元黑市交易。这些人低买高卖,几天之内便将银元的价格从六百元一块狂飙到两千八百元。由于银元是实际使用货币,它的上涨导致市场混乱,物价随之飞涨。再加上物资匮乏,价格一日三变,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根本无法保障,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更是衣食无周。”
燕双鹰忍不住狠狠地骂道:“这群畜生!”
张桥继续说道:“另一方面,陈恭鹏率领手下特务及帮会分子大肆伪造人民币投放市场,令本已混乱不堪的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目前人民币在广大人民群众眼中几乎变成了金圆券的翻版,形势可以说是万分危急。”
燕双鹰说道:“张主任,军管会应该尽快组织有生力量,彻底粉碎光复社的破坏活动,消灭银元投机和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