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主角穿越成朱允炆的 > 第2章 是因为穷(第2页)

第2章 是因为穷(第2页)

“那咱们一起到海城去吧!”

……

在姚少宝的安排下,海城招募建城墙工人的消息很快传开了。类似这样的对话,在许多地方都能听到。

不少人被一天三十文的工资吸引,成群结队地往海城赶。

……

“乡亲们,我们有希望了!吴王殿下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忍心看我们受苦。他说只要愿意干活,都可以去海城找他,绝不会亏待我们。”

“只要能活着,能让家人吃饱,这点活算什么?我这就带着全家去投奔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真是活菩萨,愿意救我们于困境之中。”

“走走走,听说吴王殿下正在扩海城急缺人手,咱们赶紧过去帮忙吧!”

这冬天冷得邪乎,到处都是雪灾。边境地区也不安生,北元的骑兵老是往南边跑,抢东西抢人。好多村子和镇子都遭了殃,根本熬不过这寒冬。

朝廷那边忙得团团转,可那么多地方哪里顾得过来?灾民听说吴王敞开大门收留所有人,全都往捕鱼儿海涌去。

北平这边,燕王朱棣听到了这事,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朱允熥这小子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他皱眉嘀咕,“说是要扩海城招工人,工钱给三十文一天,他哪来的这么多钱?这点钱撑不了几天。”

“扩建海城也就算了,那是为了防备敌人。但现在他还拿钱救济灾民,这钱要是拿来练兵,能多出不少兵吧?”

朱棣对朱允熥的做法很不理解,觉得他在瞎折腾。

朱棣心里清楚,朱允熥自掏腰包扩海城的事,他之前还给了十万两银票帮忙,他知道捕鱼儿海的情况。可他没料到,朱允熥开出的工钱这么高。

要把海城扩到能挡住北元攻击的规模,面积至少得五平方公里以上,城墙至少三丈高。而且得赶在春天前完工,不然北元知道了,肯定会大举进攻。

要达到这个目标,朱允熥至少得找两万工人。就算按最低标准算,一人一天三十文,一天就是六十万文,六百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万八千两。这工程至少得半年,光是工钱就最少十万两。再加上日常开销和建城成本,还不提他还在大规模救济灾民。

朱棣觉得,朱允熥的钱袋肯定撑不住,这简直是在玩火。

“王爷,我觉得吴王这样做肯定有他的考量。看他以前在北平的表现,他不是个鲁莽的人,肯定明白这样做的后果。”

姚广孝平静地说。

“他明知结果还这样做,为什么?”

朱棣疑惑地看向姚广孝。

“王爷,我先问问您,如果吴王真兑现了他的承诺,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姚广孝没直接回答,反问了朱棣一句。

“能得到什么?”

朱棣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恍然大悟,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民心!他这么做能赢得这些难民的心。”

“对,就是民心的事,而且吴王殿下还能笼络不少老百姓,正好解决了捕鱼儿海那边人手不足的问题。”

“民心?朱允熥这小子也太胆大了,真以为离开应天府就能为所欲为了?难道他觉得锦衣卫是摆设不成!”

朱棣忍不住骂道。老爷子心眼小,疑神疑鬼的,要是知道朱允熥在收买人心,哪会轻易放过他?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不是说着玩的。

要是老爷子稍微怀疑朱允熥有篡位的想法,肯定得动手除掉他。

“想当皇帝,没有胆量可不行。”

“看样子,吴王殿下是不甘心,想争一争这皇位呢!”

姚广孝眯着眼睛说道。朱棣听了这话,眼睛也变得深意十足。

朱允熥和朱允炆斗法,倒是挺有意思。在应天府的明皇宫里,奉天殿中,朱元璋满头白发胡须,显得威严无比,正看着一份奏报。旁边,大太监陈洪毕恭毕敬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这洪武大帝脾气越来越暴躁,尤其是今年冬天,北方多地下了百年难遇的大雪,灾情严重。北元的人还老是骚扰边境,抢咱大明百姓的东西。

老爷子现在正看着各地的奏报气得不行。身边伺候的人都战战兢兢,生怕哪里做错,惹怒了这位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