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外,那些聚在一起的灾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朱允熥要让他们做什么。
聊着聊着,大家也不再纠结了。
反而大家的心都一致了,只要吴王吩咐,他们就认真去做。
就在一万名灾民满怀期待等待的时候,海城那不足六米高的城墙上,终于出现了朱允熥的身影。
“吴王殿下来了!”
“吴王殿下好!”
“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我什么都愿意为您干,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朱允熥刚一出现,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不少人都激动地挥手呼喊,表达感激之情。
他看看这些热情的百姓,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还好,自己分发的粮食总算没有白费。
“好了,大家静一静!”
朱允熥举起手示意众人停下喧哗。
仅仅片刻间,整个场面便安静下来,可见他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想必你们都在想,我为何将你们召集于此吧?”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他的首次公开讲话。
“从一开始我就说过,只要肯努力做事的人,我绝不会亏待他们;而那些懒惰耍滑的家伙,则会被驱逐出海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因为我封地里容不下闲散之人。”
“当然啦,我相信追随我的人都是勤勉之辈,毕竟这么偏僻的海城,懒汉估计都不愿来。”
“好了,多余的话不多讲了。”
开场之后,朱允熥切入正题:“现在轮到你们为我效力了,其实这也是为了你们自己。”
“为何这样说呢?”
“我手上的粮食确实不多了,这次带你们去做的是向苍天祈求粮食。”
此话一出,姚少宝听得额头直冒冷汗。殿下,您说什么不好,偏偏提到粮食短缺!
这要是不小心引发了灾民暴动,可怎么办?
然而,姚少宝显然低估了朱允熥在灾民心中的威望。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原本热情的百姓变得更加亢奋,齐声表示愿意替吴王殿下分忧解难。
看着底下像狂热信徒般的民众,朱允熥心中暗忖:看来在我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超过了那位坐在应天府的老头。
果然是灾民最容易被感动。
随后简单交代几句后,朱允熥便率领着一万名难民、五百名精锐士兵以及无数辆马车,浩浩荡荡地朝北进发。
途中,村民们闲暇时低声议论:
“咱们吴王殿下该不会是真的缺粮了吧?不是说他囤积的粮食多得数不过来吗?”
“那些传闻哪能全信,即便真有那么多粮,看看他是如何帮助咱们的。”
“没错,他发放的是浓稠的大米粥,一天三顿;其他地方只能喝稀米汤,一天才两顿。”
“即便殿下再富足,这样分发下去也会撑不住的。”
“担心这个也没意义,不如猜测他这次要带我们去哪里找粮好了,说是请老天帮忙赐粮,真不知道该怎么弄呢。”
“别瞎想了,咱家王爷那是天上来的神仙,他说能从老天爷那里讨来粮食,就肯定能讨来,咱们只管干活就行。”
“是。”
老百姓们背后议论的话,其实有人偷偷告诉了朱允熥。他听了只是笑了笑,就算让他们知道自己没粮也没关系,只要这些人相信自己、愿意跟着活下来,反倒能更卖力干活。
姚少宝对自家王爷佩服得不得了,这种事,就算是应天府的洪武皇帝也不一定能办成,当然,除非不用动武才行。至于那个皇太孙朱允熥,姚少宝越看越觉得,王爷比他更适合坐那个最尊贵的位置。
就在朱允熥带人去寻粮的时候,北边负责运粮到捕鱼儿海的队伍被锦衣卫接管了。
“皇上说了,五天内必须赶到海城,违者杀无赦!”
原本负责押运的户部官员正疑惑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锦衣卫,一听这话全都傻眼了,心想皇帝肯定是要找借口收拾他们。
眼下北方到处都在下大雪,说不定哪天就来暴风雪。别说五天,十天都未必能走到目的地。
“各位大人,这事实在办不到,人也要吃饭休息,加上天气这么差,我们五天根本到不了海城。”
负责押运的户部官员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讲实话。
“这是皇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