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鑫被感动得不行,也抓了些盐来尝尝。他一尝,果然不一样,这盐不仅咸,还有股鲜甜味儿,跟平常吃的官盐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官盐总是隐隐约约带着点苦味儿。
“天!有了这东西,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没钱花了!”郑智鑫高兴得喊了出来。市场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好的总会淘汰差的,要是吴王殿下这种精盐上市,官盐肯定很快就卖不动了。
大明每年从盐里赚的钱多得吓人,郑智鑫都不敢细想。他一把拉上姚少宝,直接跑向吴王府报喜去了。
姚少宝心里觉得郑智鑫有点夸张,但也没说什么。毕竟上次郑智鑫为了帮吴王守海城,跟那些户部的人争执到晕倒,他早就把郑智鑫当成自己的朋友了。
还没进屋,郑智鑫兴奋的声音就已经传了进去:“吴王殿下,好消息,毒盐真的变成了好盐啦!”朱允熥在里面喝茶,悠悠然地说:“郑大人,淡定点,别这么激动,不就是把有毒的盐变好了嘛。”
郑智鑫一听,脸一下子红了,心想:这事对我来说可是大事,可在他眼里怎么就这么普通呢?
朱允熥接着说:“郑大人,你太紧张了。”郑智鑫问:“可是我们没有盐引,怎么卖这些好盐呢?”在明朝,没有盐引卖盐就是私盐,而卖私盐可是重罪。
朱允熥毫不在意地说:“盐引?我们不需要盐引。”郑智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张居正也附和说:“郑大人,殿下说得对,我们不需要盐引。”郑智鑫只好说:“殿下,请教我一下吧,我实在是不明白。”
吴王看着张居正,这家伙突然冒出来,让吴王心里直发毛。这人太精明了,把海城治理得像模像样,简直不像普通人能办到的事。
吴王瞟了他一眼,心想这家伙估计懒得解释,果然,张居正主动开口了:“郑大人,记住,这世上可不止大明一家独大,还有很多国家和势力。”
“就说咱们附近的吧,北元、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北山野人、林中百姓、北山女真,这些都不简单。”
“跟大明不同,他们买盐不需要什么盐引,咱们的盐可以直接卖给他们。要是想卖给大明也不是不行,咱们装成外族商人,把盐卖给官府就行。”
“这样赚的比从官府拿盐引赚得多。”
郑智鑫一听就懂了:哦,原来可以这样操作!
不过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吴王对朝廷的态度有些怪异……不对,吴王可是皇室成员,绝不可能有问题。
郑智鑫摇摇头,把这些念头甩出去。
后来,海城开始卖盐了。这里的盐质量好、味道纯正,价格接近大明官盐的两倍。不过,这些盐都卖给了周边的国家和部落。
就在海城热闹非凡时,危险悄然逼近。
海城西边五十里处有不少制砖和水泥的原材料,但这地盘属于北元,不是大明的。
随着海城扩建需求增加,前来取料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响。
一座小山坡上,一队北元的探子骑马远远盯着海城方向忙碌的人群。
领头的十夫长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人影,惊呼:“这些人什么时候来的?两个月前我们路过时这儿还是荒地,现在怎么这么多人都在这儿干活了?”
“他们运的是什么?看车队的方向,好像是去海城!”
身后探子们也呆住了,眼睛瞪得溜圆。
这里是北元的地盘,那些人的衣服一看就是大明的百姓。
大明的百姓怎敢在北元地界如此明目张胆地干活?
而且还在不断搬运东西,虽然不知具体是什么,但都是北元的财产,怎能任由大明的人随便拿走?
“队长,这些汉人冒着风险在这里挖矿,这些东西对大明肯定重要,我们必须阻止他们继续这么做,不然大明一旦再次强盛,说不定又会攻打我们。”
有个机灵的侦察兵突然想到个糟糕的情况,赶紧告诉了十夫长。
那十夫长一听这话,脸色立马阴沉下来:“明朝的人也太嚣张了,居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抢我们的东西。”
“走,回营地去,把这事跟大汗汇报,让大汗拿主意。”他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留下两个侦察兵继续监视,其余人全速往回赶。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个人把侦察兵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王爷,探子回来报信,北元的侦察兵发现了我们的采集点。”
“他们留下两人盯梢,其他人骑马往北去了,应该要去王庭通报情况。”
在临时搭起来的吴王府大厅里,雨化田单腿跪地,拱手向朱允熥报告前线的情报。
没错,那个山顶上看到北元侦察兵的人,是西厂派来的探子。
“果然,该来的迟早会来!”朱允熥喃喃自语。
毕竟这里是在北元的地盘上,而且北元常在捕鱼儿海一带骚扰,他知道,出去采集物资的人迟早会被发现。
本来他还以为会被更早发现,结果过了一个多月才被注意到,可能是天气原因吧,侦察兵没出来探路,这么大雪天,大明的军队也不可能会北伐。
“雨化田,你继续盯着草原上的情况,只要北元王庭有任何动作,立刻告诉我!”朱允熥神情严肃地下令。
别以为北元军队多次败给大明就认为他们弱了,那是大错特错。
其实蒙古人很强悍,否则他们不可能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
“是!”雨化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