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很快就到了清明前后。
这时节正值仲春向暮春过渡,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是播种各类蔬菜的黄金时期。
分家时候分到的那两块地已经开垦出来,宋以安决定打算重点日常吃的蔬菜。老上县城买也不行,蔬菜三天两头就得采购,太麻烦了。况且自己种菜,也能省下不少钱。
自从区间建房子开始,家里的钱就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宋以安越来越慌,心里有捣鼓起什么玩意儿能挣快钱来了。
“嫂子,这些够了吗?”时雅提着竹篮跟过来,篮子里装着新买的菜种——小白菜、茼蒿、樱桃萝卜,都用旧报纸包成小包,上面还拿铅笔歪歪扭扭标了名字。
她攥起一把泥土捏成团,又松手让其自然砸在地上。
看着像是在玩土,实际上是在看土适不适合下种。能成团,落地又散开的,就是最好的。
时雅想了想:“我还想种那个红皮萝卜,过年切了能摆花样。。。。。。”
“成,给你单独划一垄。”
地里种啥都行,主力是时雅,她就是个划水打下手的。
两人忙活一下午,可算是把整片地都撒上苗了。
宋以安盘算着,小白菜二十天能摘一茬,等黄瓜爬架的时候,刚好赶上时东生日,摘了拌蒜泥。。。。。。
等菜长起来,好日子就要来了。
时东那边的养殖场也已落了地,并且进了第一批小猪崽放进去,约有五十来头。
宋以安去看过,这些小东西粉嫩嫩的,耳朵像两片小蒲扇,哼唧声细得跟蚊子似的。
据说是新引进的约克夏杂交种,肉质好,肯长肉。
吃的是酒糟加野猪草,也掺杂着喂猪饲料。
养猪是个精细活儿,吃的喝的,都要送到猪的嘴巴边上,很费人力。更别提还要清理猪圈了,这是每天都要清理的,不然滋生蚊虫细菌,猪就容易生病。
这样一来,家里的人手明显不足了。
送以安虽不至于亲自下场清理猪圈,但时东和时雅两个,一天有大半天的时间都泡在养殖场。
时东跟送以安商量:“小雅给家里出了大力气,我想着,等后面多给小雅一些分红。”
送以安点头:“那是自然的,咱们不占小雅的便宜。”那也太没良心了。
养殖场虽好,可这不是一个立马就能看到收益的项目。一头猪好歹要养个八九个月,长到一百多斤才能出栏吧,这段时间之内,全靠吃存款,根本撑不了那么久。
一连半个月,快要熄灯了,时东已经躺在床上,宋以安还坐在书桌前折腾。
今儿晚上又是这样,时东忍不住出言催促。
“还不睡?”
“马上,把手里这个做完就睡。”
宋以安压低声音,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桌上已经摆了十几个做好的发卡——有的用红绸带扎成蝴蝶结,有的嵌着从河边捡来的小贝壳,还有的缝了颗褪色的玻璃纽扣当装饰。
大部分都是用时东当年跑车时候带回家的破烂加加减减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