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明签到雨化田 > 第44章 新任工部侍郎(第1页)

第44章 新任工部侍郎(第1页)

李伟察觉到了他的念头,便开口道:“如果陛下有意,我可以将这十万贯转交于您,作为换取我一成股份的条件。"

朱元璋心中有些动摇,但看到李伟那副似乎别有用心的模样,又有些迟疑。

这小子做起生意来倒是有一套,说不定这个商会真能赚不少钱呢。

经过一番思索,朱元璋终究没能忍住,答应将自己的七成股份转让一成给李伟,并让他将这笔十万贯交付给自己。

毕竟这七成股份原本就是意外之财,日后若觉得不合适,他还能把这一成重新夺回,谅这小子也不敢违抗。

虽然目前看来,一成股份卖到十万贯相当划算,但李伟对明黄商会充满信心。

有了沈家的支持,再加上皇室的背书,未来的这一成股份绝不会止步于现在的价值。

——

经过朱元璋的调整,如今明黄商会由会长、副会长以及监事三人共同管理,均由朱元璋亲自指定。

此外,下属职位的名称也做了改动,改为大明朝更为熟悉的账房、大掌柜、少掌柜之类的称谓,李伟思量过后也认为这样更妥当,毕竟那些现代的称呼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到时候还得向众人解释一番,实在麻烦。

另外,关于皇家作坊、兵仗局和军器局所造物品的定价问题,当前全国最顶尖的工匠仍掌控在皇家与朝廷手里,他们对李伟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日后各类新产品的开发或许还得依赖这两处机构。

李伟与朱元璋商议后,最终决定以成本加上三成利润的价格供应给明黄商会,再由商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定售价。

朱元璋觉得三成利润已经很高了,况且明黄商会的主要收益也归他所有,便没有过多纠结,只是强调哪些商品能够上市或下架需经他同意。

此事至关重要,李伟对此表示认同。

随后,李伟将所有细则详细记录在奏书中,一并呈递给朱元璋,请他御笔批红,以便日后若有争议,自己也能有所依据。

处理完这些事务,李伟终于可以安心地投身于事业了!

离开皇宫后,他立刻找到沈经,将与朱元璋商定的商会章程向他阐述了一遍,接着便着手制定商业规划。

李伟计划将一些较为简易的民用商品,例如肥皂之类的,安排在商会旗下的作坊自行生产,而那些复杂且需耗费大量时间研究的技术,则必须交由兵仗局与军器局负责。

其实除了肥皂,还有很多其他利润丰厚且易于制造的产品可以尝试,比如蜂窝煤和香水。

蜂窝煤的做法很简单,只需将煤、黄土与水混合后,利用煤球机压制成形即可;香水也是如此,只需将各种花瓣与香料捣碎,加入酒精一同煮沸,再过滤掉残渣,便是最基础的香水了。

这类产品的制法简单,收益可观,完全可以设立作坊自行生产。

不过像玻璃这样的东西就比较棘手了,它需要高温烧制,等到军器局建立起各类高炉后,便可与炼钢一起进行。

自从来到大明,李伟首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忙碌,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为了赚钱而奋斗,完全不同于以往被迫听从朱元璋指挥的日子,那时的工作效率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沈经十分慷慨,在得知李伟需要一处地方作为商会总部时,主动提供了一座宅院。

李伟一看,这座宅院至少价值数千两银子(一贯等于一两)。

李伟让人挂上明黄商会的牌匾,整理了一番,并划分好了各部门的办公区域,至此,商会总部算是正式成立了。

在正房内,李伟、沈经,以及原先管理皇店的吴奇三人围坐一起,召开了商会的首次会议。

当吴奇见到李伟时,立刻明白了过来,原来此人就是在皇帝面前备受宠爱的大红人。

李伟的身份在不同人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在太监和亲军这些接近皇帝的人眼里,他就是皇帝跟前的得力助手,因为他每天都能出入乾清宫,即便做出常人看来会惹祸的行为,朱元璋也未曾深究,最多只是狠狠教训一番罢了。

而在众大臣眼中,他自然被视为受皇帝宠信的小人。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薛祥认为他确实有才能,还有吴伯宗,经过长时间接触,他也意识到这位李大人虽然行事怪异,但为人尚可,也具备一定才华,只是性格懒散,常常不见踪影。

至于勋贵阶层,他们对文官普遍轻视,而李伟更被视为其中的笑柄。

吴奇在肥皂竞争中惨败于李伟之手,当时都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得知对方是皇帝眼前的宠臣,更是不敢冒犯,因此这次商会的首次会议进行得相当融洽。

沈经见到吴奇这个太监后,更加相信李伟的话属实,明黄商会未来可期,心中庆幸自己决策及时。

"沈先生,我想扩大肥皂工坊的规模,并且还有一些新产品需要新建几个工坊。

其一是一种煤球以及配套的炉子,另一个是制作香水的工坊,就是那种能让香味持久留在身上的东西,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