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撇嘴,他才不会绕圈子呢,太麻烦了。
就像刚才那样,直接痛扁一顿,这才是最痛快的方式。
他现在终于明白朱大人为什么总喜欢打人了,说实话,真的太爽了!
薛祥也不再多说,转而关切地问:“李大人,刚到工部这两天还适应吧?”
“唉,还凑合,就是太忙了。"
李伟叹了口气说道。
“呵呵,李大人才华横溢,自然要多承担些。"
李伟翻了个白眼,看着悠然喝茶的薛祥:“我看薛尚书倒是挺悠闲的,有什么秘诀吗?”
“咳咳咳……”
薛祥被他的话呛得连连咳嗽:“李大人何出此言,我也是一心一意为皇上分忧的,哪里谈得上清闲?”
李伟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补救:“薛尚书政务繁忙却依然从容应对,不知有何妙招?”
薛祥笑了笑,知道他是无意之言,也就不再计较。
“李大人,处理事务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有些事情可以交付属下办理,您只需时常监督即可。
就像我,因为有您的协助分担,才能如此从容应对。"
“……”
李伟心中无语,这岂不是说所有任务都推给我了?
实际上,李伟目前的工作是朱元璋特意让薛祥布置的,而薛祥也不是闲着没事干,毕竟李伟经验尚浅,作为领导的薛祥自然需要多加关注。
李伟没心思再与他闲谈,简单告辞后便回到自己的事务中。
近两日,他已经大致巡视了一遍各处作坊,初步掌握了情况。
如今的冶炼技术已相当成熟,只需稍作调整、更换燃料,就能达到他预期的高温效果,陶瓷方面亦然。
李伟打算先从炼钢入手,有了充足优质的钢材,许多后续计划才能顺利推进。
第二天清晨,李伟依旧未出席早朝,而是径直前往乾清宫使用电脑。
此外,他还让人制作了铅笔。
方法很简单:找到石墨矿,它和煤炭相似却又有区别。
隔绝空气加热后研磨成粉,加入黏土混合压制成形便是铅笔芯。
再做一个小木棒,在中间钻孔,将调配好的石墨黏土填入孔中晾干即可。
毛笔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尤其绘画时更是如此。
李伟虽未上朝,但朝廷中关于他的议论仍在继续。
赵俊今日再次弹劾他。
听罢朱元璋也感到头疼,但表面仅淡淡回应“知道了”,便将此事搁置。
至于韩宜可,见李伟缺席早朝,更是愤怒难当,狠狠弹劾了他一番。
朱元璋的态度也很明确:“事已交给你,你自己决定如何处理。"
------------
李伟不知朝堂上又有谁针对他提起弹劾,即便知晓,他也毫不在意,此刻满心皆是工作。
高炉的设计图纸早已绘制完毕,至于那台水车还需稍作改动,先凑合着用,待钢铁产量提高后再建造蒸汽机。
尽管当前加工精度有限,但他相信自己能够制造出可用之物,只是会有些漏气且效率不高,不过慢慢改良就行。
做这些的目的在于提升电力供应,有了电,才能生产各种机床,进而制造各类机械设备。
水车也可以暂时用于发电,但其位置固定,只能建在河边,很不方便。
若有了蒸汽机就方便多了,可随意选址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