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小二……”那女子哈哈大笑,“还挺好听的。”
谢子衿再次道了谢,只说自己有急事,那女子见他是来抓药的也知道是有病人了,于是就放他走了。
“这人还蛮有意思的。”女子心想着,这时有一个冷艳的女子走了过来,见她笑艳艳地模样便冷冷地问:“青瓷,方才你与何人说话?”
名叫青瓷的女子嘻嘻一笑,说道:“一个抓药的人,还蛮有趣的。”
冷艳的女子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随即又冷冰冰地说:“我们早一日找到圣女,早一日便可回复主母交差,知道了么?”
“哦……”青瓷低声地回应了一句,心里却不开心。
谢子衿回了客栈,见宁红夜还睡在床上昏迷不醒,便问小二要了药壶,在屋中生火煎药,那气味刺鼻难闻,呛得子衿咳嗽乱打,忙将外窗全开,一时间烟雾弥漫,蜂拥而出。
他看了看宁红夜还围着眼巾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笑骂道:“还蒙眼装高手,得了病还不是跟死猫一样?”
说罢还不解气就讲她的眼巾扯了下来,只见她眉头紧锁,模样十分痛苦,子衿心下暗忖:“该不会真是瞎子?”
想帮她围回去又系不上,索性就这样算了。
宁红夜翻来倒去只觉水里来火里去,忽而冰凉恍如遁入冰窟,一会儿炎热荼毒身处沙漠,起高烧来直烧得头晕目眩,口干舌燥,止不住呻吟。
“水……水……”
谢子衿正倚靠着炉旁犯起盹来,闻到声音连忙盛了热水过去,喂了宁红夜饮下,只见她喝了水后嘤咛一声靠回床上,双眼微微睁开,这一眼却瞧得谢子衿魂不附体。
一对莺衔珠串起,风转鬓云欹,宁红夜身子懒散娇无力,分明忍皱眉,青山凝珠色,黑白两朵云,拂如霜叶降,美目婉兮。
谢子衿忍不住心里砰砰直跳,赞叹心想:“何其一对美目,为何要遮起来?原来不是瞎子却装什么?”
宁红夜见了他,却不似之前那般厌恶,只是轻轻娇叹:“真是奇异,怎么梦里也见了他了?”
谢子衿闻言方知宁红夜以为自己在梦中,于是嘻嘻笑道:“老爷我是这样的,谁家女子不喜梦到我啊?”
于是趁她微微清醒,又哄她把第一副药服了,宁红夜倒也难得乖巧,半醒半睡之间就服了药,之后就又睡了。
岁月不等梦中人,日落西山月挂枝,转眼几个时辰过去,夜幕渐渐来临,宁红夜逐渐醒转,起身来只觉身子酸软无力,气力不如昨日。
看窗外星火,今又是人间喜日,宁红夜一时有些失神,窗外那般繁华,牵着孩童的百姓,沿路贩浆卖水的摊主,热闹,烟火,却都和她无关。
她看了看左臂的伤口,已然是紫黑相加,这时盘坐起来运起内功,只觉胸口隐隐作痛,难以为继,正伤痛当中,忽然听得窗外隐隐传来声乐,凝神听之十分好听。
宁红夜缓缓下了床,走到窗边倚靠着眺望观察,原来是一群百姓围着一炉戏班的剪影戏,一旁还有几个声乐吹笛的老叟配乐。
这对宁红夜来说十分稀奇,以往在昆仑山上哪里有过这般的娱乐手段,人间烟火对她来说始终是格格不入,但是不知怎的,那戏乐却如此好听。
正陶醉当中,门外谢子衿进来,她便立刻警觉起来,脸色也冰冷了。
“你醒了?”谢子衿打了个哈欠,张望外边已然是黑天,问道:“什么时辰了?”
宁红夜不答,默默系好眼巾,这时外边烟火升起,城里璀璨相间,街道人行往来,络绎不绝。
谢子衿叹道:“良辰美景,烟火人间啊。”
“为何如此?”
宁红夜不解,只是问询,谢子衿吃惊地看了她一眼,心下明白,于是款款道:“宁仙子不食人间烟火,自然不懂,哈哈哈……”
原来元宵佳节将至,城中百姓纷纷祝贺相庆,又有本地财主请戏团唱庙,因此十分热闹。
宁红夜纤纤玉手一指:“那里唱得什么?”
谢子衿顺着她所指望去,凝神细听,只见那戏里唱:“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哦,凤求凰啊。”谢子衿不在意地说道,“不过宁仙子您应该是看不上这种儿女情长的。”
“是么?”宁红夜有意无意,一转身,她淡淡地说了句:“也是……”
城中的烟火如霜叶绽放在夜空当中,彷如流星滑落,在万世古人的注目中零凋,更吹落,星如雨,宁红夜更觉乏困。
谢子衿见她躺回床上,只是说道:“你没什么事吧?”
不待谢子衿询问走近,她只冷冷回了一句:“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