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歇吧团长,这里已经算晋西北的地界,附近大大小小的乡镇没几个,阎老儿的晋绥军摸不到这里。”
一座废弃的砖窑洞内,秦宣文递过来半张大饼。
杨硕满脸疲态的接过,抽出腰间锃亮的匕首,插住大饼一角,伸到面前的篝火堆上,明晃晃的火光折射出他凹陷的颧骨,消瘦的面庞透着一丝憔悴。
半个月前17团侦查班遭遇变故,17团踪迹被晋绥军注意到,杨硕当机立断率部调转方向,十天昼伏夜出的急行军横穿整个晋省。
接着沿循太行山脚一路北上,又是十天行军,总算搭上晋西北的边界。
连续二十天高强度的行军,让全团上下疲惫不堪,尤其是杨硕这个一团之长,一边跑还要一边提心吊胆被敌人发现踪迹。
更要操心全团人马的生计和情绪问题。
这一趟下来,杨硕活生生脱了一层皮,眼底是深深的倦意。但好在,一切都值得了。
千里跃进晋西北的计划成功实现。
可现在他们也有新的问题,阎军彻底走向一、四方面军对立面,阎老儿生怕我军进入晋省地界,威胁到他的土皇帝快活日子,拨付7个师的兵力奔赴黄河,构筑起黄河防线,要与一、四方面军全面开战。
杨硕如果不是早早率部渡过黄河,这会儿估计要被死死堵在黄河防线之外,跃进晋西北的计划也会流产。
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既然阎军已经出招,接下来17团免不了要在晋西北与晋绥军纠缠。
这对杨硕和17团而言是考验,更是机遇。他的烽火词条系统,需要的就是这种战争环境。
“四海他们回来了吗?”杨硕从匕首上取下冒着热气大饼,咬上一口慢慢咀嚼着。
干巴巴的口感,噎的他眉头一紧,喉头滚动两下,艰难吞入腹中。
秦宣文把水壶拧开递过去:“嗯,半小时前就回来了,前面的村子已经摸清楚,没发现晋绥军的任何迹象,没有安全问题。”
杨硕仰头灌了几口水,轻声嗯了一下,嘱咐道:“明天买粮的时候注意隐藏身份,能不暴露暂时不要暴露,千万不能跟老乡们起冲突。”
买粮这件事从十天前就开始了,17团的粮草眼看着就要见底,这还是杨硕时不时取出几袋粮食贴补团里的情况下。
再不筹粮只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全团人的口粮短缺,要么他偷偷往外拿粮这事儿暴露。
“呵呵,放心吧团长,每次出去买粮前都会叮嘱,战士们从未犯过纪律。”秦宣文笑着说道。
秦宣文很了解杨硕的脾气,对手底下的将士关爱有加,但那建立在大家严格恪守军纪的情况下。
老乡们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17团,这条军规军纪是绝对的红线,这也是秦宣文打心眼里愿意追随杨硕的原因。
当晚,17团人马围拢在砖窑洞内休息,一夜无话。
按照杨硕的计划,胡四海买来粮食后他们会再往西北方向走一段路,但中午一桩变故打乱了他的想法。
十月份的太阳已不算烤人,初秋的晋西北天气正是凉爽的时候,杨硕正在窑洞前整理着自己的绑腿,远远就听到胡四海急促的声音传来。
“团长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