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杀!”
“二!”
“杀杀!”
。。。
朱家寨村外的野林子,被17团改建成了一座军事训练场。
每天早晚,三个营的战士都要在这儿轮番演练两个小时,刺刀拼杀、近战格斗,以及基础的体能和力量。
这是杨硕的要求。
面对保安团、晋绥军,甚至秃子的正规军,红军部队在人数和武器装备稍微落后的情况下,都能占据绝对上风。
大转移途中的战例已经证明,相较于秃子的围追堵截,更让红军各部发愁的,是雪山草地变幻莫测的危险环境。
收拾起秃子的部队,反倒是手拿把掐。
但杨硕很清楚,他们未来要面临的主要敌人根本不是秃子,而是海对岸的日军。
算算时间,距离全面抗战开始也就不到两年,九州大地即将迎来一场浩劫。
要想在和日军的对垒中获胜,坦白说,现在的17团根本不够看。
小日子虽说个头矮、长相也猥琐,但不可否认,从明治开始这帮孙子跪舔欧列学来的先进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的确让他们在亚洲战场一时风头无两。
抗战刚开始的战场,无论秃子的部队还是八路军,在单兵战力上的确比不过对方。
从淞沪到南昌,从南京到太原,秃子组织的几次大会战,两军战损比从三比一到七比一不等,可以说完全被碾压。
真实的抗战战场,哪有那么多打的日寇闻风丧胆的精锐?更没有徒手撕鬼子、躲子弹的抗日奇侠。
这场史无前例抗战的胜利,是用无数九州儿女的命堆出来的,尤其是战争早期。
更大范围内的战备杨硕管不了,但他要在抗战全面打响前,先把自己的17团武装起来,武装成一支足以碾压日军的钢铁之师。
拥有烽火词条系统加持的杨硕,完全能做到。
“胡四海!”
“到!”
杨硕来到训练场外,看着正挥汗如雨练习刺杀的战士们,一脸欣慰的同时,也不禁眉头紧皱。
“咋了团长,您找我有事儿?”
胡四海满头大汗,全营人都在训练,他这个当营长的自然得在前面带头。
“我说你们也训练了三四天,格斗、刺杀、体能都训练了快两轮吧?什么时候上射击训练?”
杨硕问道。
在他的预想中,近战搏杀是战士们最后的杀手锏,他希望看到的,是通过绝对的战术和装备碾压,远距离直接击垮敌人。
“团长,这实弹射击,是不是太浪费了点?”胡四海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
“怎么?子弹不够?”杨硕眉毛一挑。
他这些日子已经偷偷把仓库内的子弹和枪械,全部取出来分给三个营,胡四海这三位营长大转移期间都穷怕了,彼此多少留了个心眼。
杨硕分发的武器和子弹,他们自然不会向另外两个营透露,只会觉得自己营占了便宜。
还有前些日子从保安团那里缴获来的装备,杨硕估摸着全团战士每人至少能分到三四十发子弹,这才让各营展开射击训练。
胡四海一脸肉疼:“子弹倒是有不少,好几年咱们团都没这么富裕过。可这子弹是打敌人的,打那草靶子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