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51】
金色的曙光洒满城头,襄县城门外厮杀还在继续。
在萧逾白和祝青阳回朝述职时,一部分黑甲军提前隐在萧逾白附近,也没随祝青阳回大堰。
为了不起疑,留在萧逾白身边的士兵不多,一千人左右。人少却各个精悍,毕竟每一个黑甲卫都是从刀口舔血中杀出来的。
虽都是边军,但与常年少战的蒋家白蟒军相比,黑甲军的气势丶作战能力明显更胜一筹。
城墙上残旗猎猎,血迹斑斑。
萧逾白一身铁甲玄衣,头束金冠,迎风而立,周身显着不怒自威的皇族威严。
少年帝王,应如他矣。
“本王来的路上遇上了西尧武道第一的刀仙,纪大师同他走了。”
萧逾白墨眸沉敛,安静地俯视着如作困兽的蒋辰鸣。蒋辰鸣两千馀士兵越来越少。
西尧国不似北漠国常年发动小战争,自从十前战败,他们不再轻易挑衅南顺边界,而是一直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此番出动刀仙,是巧合还是另有图谋。
“。。。。。。西尧”沈辞视线同样落在蒋辰鸣身上,道:“恐怕乱世要来了。”
他不担心纪师父,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有人打败过他,一生只求一败。
当初纪无刚能教他武功,除了看上永都福仙楼的美酒佳肴外,还看上了他的悟性。纪无刚觉得人生太过漫长,在枯燥乏味中等待对手不如亲自培养一个天下第二,然後去打败他这个天下第一。
可後来,纪无刚似乎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尤其是在见到林桑晚後,天天给她出些馊主意,扰得沈辞心神不宁。
又是鸳鸯浴,又是春宫图。。。。。。
萧逾白微侧身,看到沈辞那双如霜似雪的淡眸扬起一丝暖意,心内发堵,别开眼不再看他。
能让沈辞分心的,也只有她。
他强压下心中嫉妒,视线重新落在城门外。
沈辞面色沉峻,不急不缓道:“自镇北王一案後,南顺王气衰竭,日薄西山。殿下卧薪尝胆,礼贤下士,欲挽天倾,可朝廷内里早已腐烂不堪。微臣数年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亦不能挡时代洪流。乱世起,英雄辈出,群雄逐鹿。殿下该早做准备,广纳贤才,选定谋士。”
萧逾白自幼被贤妃收养,他正直,风流,儒雅,有心机。在贤妃离世前,他一直被贤妃保护的很好,几乎没经历过残酷的尔虞我诈。虽然他一直在进步,可他对目前朝廷风云的了解不如沈辞的万分之一。
听完这段话後,萧逾白微微一僵,饶是他见多识广,博览群书,还是不如沈辞敏锐大胆,这话要是被父皇听到,必定要诛九族的。
“殿下也该想好,是想当一方枭雄,还是做这天下共主。”没等萧逾白回过神来,沈辞继续道:“不管殿下怎麽选,希望殿下不要忘了同微臣的承诺。”
萧逾白又看了眼沈辞,觉得他说的话有些在托孤的意味,正色道:“本王不会忘。”
沈辞将培植的朝中心腹都给了自己,又是献策,又是将这次功劳拱手相让,只是为了得到一封和离书和一个自己的承诺。
他说:“我要殿下,守她岁岁平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平平安安。。。。。。”
他说:“她可以选殿下,但要她自己心甘情愿,心生欢喜才选,而非情势所迫,情非得已。”
经此一事,他本可载入史册,流芳千古,却要给自己造势,命都擦院右佥都御史蔡荃将功劳都记在自己名下。对外宣称,他在襄县所行所为皆是奉了自己旨意。
可不用提醒,自己也会护她平安。沈辞何必将多年心血拱手相让?
静默片刻,萧逾白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你守了她这麽多年,为何不继续守着?”
沈辞脸上没有任何情绪,一双淡眸幽寂深沉。
其实她很厉害,根本不需要人保护,只是他想给她多一分保障罢了。
夏日炎炎,风吹动他的官袍。
他的气质极清冷,极雅正。
见他不语,萧逾白没有追问,道:“信中不是还提到了时镜夷,还有他们养的那些死士丶江湖高手,怎麽不见人影?”
风拂过,簌簌烟尘落。
沈辞擡头,目光扫了县衙方向一眼,如玉石敲击的清冷嗓音道:“此时应该在县衙,他们的目标是她。”
蒋辰鸣想要一石二鸟,声东击西,他便来个瓮中捉鼈。
“主子,时镜夷出现了。”此时,一道响声划过耳畔。
沈辞转身,朝萧逾白躬身一揖,沉声道:“殿下,微臣不懂兵法,这里就交给殿下了,如若微臣出了事,还请殿下晚些告诉她。”
未等萧逾白回答,他背脊挺直,下城墙,翻身上马,一骑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