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沈弼?”何船王猛地睁开半阖的眼皮,惊异地打量着儿子。
他没想到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竟能看透商战背后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网。
前世李黄瓜放弃九龙仓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年怡和洋行搬出汇丰大班沈弼施压,迫使利黄瓜不得不卖个人情。
而李黄瓜选择将股份转给何家而非怡和,正是看中何船王与汇丰的特殊关系——作为首位华人董事,何船王与前后两任汇丰掌门桑达士、沈弼都有过命交情。
“您别忘了,三年前女王亲自给您授的BE勋章,李黄瓜现在可还没这待遇。”
何风云轻点桌面提醒道。
这份1975年获得的爵士殊荣,利姓商人要到1981年才能拿到,足见何家在英资体系中的地位。
何兆隆此时插话:“怡和这两年陆续撤资东南亚,对港岛产业确实不如以往上心。上周他们刚卖掉铜锣湾的货仓,我看是真打算收缩战线了。”
“但要让百年洋行拱手相让九龙仓,光靠持股比例还不够。”
何船王转动着翡翠扳指沉吟道。他比谁都清楚,这些老牌英资企业最看重体面退场。
何风云将准备好的文件推过去:“所以需要沈大班当说客。汇丰手握17%九龙仓债券,加上我们明暗两路的34%股权,只要沈弼愿意配合触发全面收购条款,怡和只能坐在谈判桌前。”
大班,其实就是广东话,也就是董事长的意思!
年轻人特意调出怡和近年财报:“他们现在负债率高达70%,正急需现金流回血。我们给出每股5港元的收购价,比市价溢价20%,足够体面了。”
这个数字恰好卡在怡和心理价位,既保全对方颜面,又避免陷入竞价泥潭。
“沈弼作为汇丰银行的大班,完全可以作为这个中间人,去帮我们出面!”
何船王则是略微皱起了眉头。
“我跟沈闭关系是不错,不过沈闭去年刚上任大班,如今局势未稳,他未必会帮我们出头!”
何风云语气沉稳地继续分析:“沈大班新官上任,确实需要业绩稳固地位。但如果我们能帮他甩掉和记黄埔这个何袱呢?“
此言一出,始终闭目养神的何兴平猛然睁眼,浑浊的瞳孔里精光乍现。
何船王问道:“你是说用和黄股份当谈判筹码?“
他太清楚汇丰的困境——当年注资1。5亿救活和黄,换来22。4%的股权却成了烫手山芋。这家连续七年亏损的企业,如今负债高达5。8亿,简直是汇丰账面上的毒瘤。
“正是如此。“何风云展开财务报表,“和黄去年又亏了1。2亿,汇丰早想甩脱这个累赘。我们承诺比市价高出两成的价格,既给足沈弼面子,又能帮他清理不良资产。”
吴光照听得后背发凉。他这位小舅子不仅盯着九龙仓,居然连四大洋行之一的和黄都敢碰。
要知道此时的港岛商界,敢同时挑战怡和与汇丰的华人企业家,掰着手指都数得过来。
“但和黄现在就是个烂摊子。。。。。。”二姐夫忍不住插话。
“所以这才是绝佳时机。”
何风云转动着钢笔,“汇丰急着脱手,我们低价接盘后重组资产。别忘了我手里还有沃尔玛股票作抵押,资金链完全撑得住。”
他隐去了微软的潜在价值,那家小公司现在虽不起眼,但未来会是撬动科技板块的支点。
何船王深吸一口雪茄,烟雾缭绕中想起1973年那个越洋电话。当年儿子精准预言石油危机,如今这番布局,恐怕又是盘大棋。
何兴平拄着拐杖在地毯上重重一顿:“风云这法子可行!我们替汇丰解决和黄这个烫手山芋,沈弼自然愿意当说客。”
老人虽不懂航运,但对地产金融门儿清——当年就是他力主儿子投资码头周边地皮。
何船王摩挲着雪茄剪沉吟:“但同时吃下两大洋行产业,港督府那边。。。。。。”
话没说完,但在场众人都懂其中深意。眼下港岛仍是英资天下,华人财团若同时掌控九龙仓与和黄,难免触动政府神经,说不准会惹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