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庆皇登基了。
庆国举天同庆,无论是哪个城镇全都张灯结彩,甚至连大干与北阳和东离皇室都派来了皇室宗亲祝贺。
当然,无论是庆皇张倾夜还是庆国的官员们都了解,这看的是老君庙的面子。
张倾夜上台后也不负百姓们的期待,以雷霆手段镇压了一切二皇子旧部,而后减轻徭役,免赋税,与民休息。
而且他还第一时间颁布诏书,宣布将老君庙奉为庆国国宗,奉老君庙掌门为庆国护国国师,甚至连龙昊等弟子们也各有封赏,甚至这道诏书比祭祖的祖文颁布的还要早,只不过百官无一人反对。
第三件事便是庆皇大婚,他明示天下,将迎娶旧隋大将军之女:墨云锦为妻。
这道诏书已经颁布,庆宫的养心殿面前便跪满了前来劝谏的御吏,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不能娶旧隋女子为妻,要知道在大干,妻和妾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妻,但可以有无数的妾。
皇帝要娶墨云锦为妻,就像是明说了要立墨云锦为后一样。先不说旧隋已亡,就算是没有亡国,她一个大将军的女儿也配不上皇帝陛下啊。
这些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言官们着实让张倾夜头疼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在诏书上面加了几笔,隐晦的提及了,国师已经让墨云锦把老君庙当成娘家。
看到这纸皇文后,跪在养心殿前的官员们齐刷刷的站起身,先是朝着老君庙鞠了一躬,喊了一嗓子国师大义,又转身朝着养心殿喊了一嗓子陛下英明,这才离去。
“陛下,明日便是老君学宫开宫授课,陛下与国师有师徒情谊在这,还是要尽早前去为好。”太师方炳烈站在张倾夜的身前说着。
张倾夜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方炳烈于国有功,所以他一上任就擢升了方师的官衔,任太师。
“朕,知晓事情的缓急,方才已经命内饰监安排銮驾了。”张倾夜穿着金色的九龙衮服,背着手来到这象征着庆国全力巅峰的养心殿入口,他望着高空的烈日眉头紧皱,突然头也不回的问道“太师,朕此次前去,除了拜见国师之外,还要迎娶皇后。因此,还需带一位皇室女眷才是。”
“不知太师可否有人选?”张倾夜背着手把玩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向方炳烈询问着。
方炳烈作为三朝元老,都不知道给多少皇家子弟操持过婚礼的事情了,这点小问题他早就想过了。
心里有腹稿的情况下方炳烈几乎是脱口而出“陛下,把长公主,召回来吧。”长公主未曾婚嫁,正适合做皇室迎亲之人。
张倾夜手上的动作一顿,转过身凝视着太师,方炳烈腰弯的更低了。
庆国长公主陈洛水,按辈分来说,张倾夜应该叫她一声姑姑。
可能有人会问,庆国皇姓张,为何长公主叫做陈洛水。
而且长公主未曾婚嫁,又为何不居住在皇宫,而是需要召回。
张倾夜看了一眼方炳烈后回过了头,他看着一片祥和的庆宫陷入了回忆。
那个时候他才只有几岁,记忆大多是模糊不清的,这些事情他还是在陪自己长大的公公那里听来的。
长公主张洛水是张倾夜皇考那一辈第一个公主,她极受当代庆皇的喜爱,不仅获封长公主的称号,还给她取名洛水。
洛水是庆国的生命线,延边的百姓对其常有洛水女神的称呼,由此可见当代庆皇对于长公主的喜爱。
长公主在宫中无忧无虑的生活到了十八岁,其他比她小的公主都已经被庆皇指派联姻,唯独她,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惜好景不长,张倾夜的皇爷爷在一个夜晚溘然长逝。
太子即位,也就是张倾夜的皇考。
时值权力交接朝局动荡,旧隋趁机举兵犯境。
当时的庆国无论是兵力还是民力都无法与旧隋抗争,无奈之下庆皇只好低头。
而对方前来谈判的使臣指名道姓,要庆皇将长公主用九尺红棉裹着送往隋都。
陈洛水哪受过这种委屈,不管庆皇也好,还是后宫妃嫔也罢,劝说了几天几夜都没能让她改变心思。
而前线的将士们却依然每时每刻的付出牺牲。
终于,庆皇怒了,他颁下宗书,以张洛水不为宗族考虑,只念私情唯友,剥夺了她的皇姓,贬为庶人,配到了庆国东面的一个小城,陈县,陈洛水现在的姓氏也是由此而来。
当然了,毕竟是长公主,哪怕被剥夺了封号那也是皇室血脉,皇族又岂会真的坐视不管,所以即使被配到了陈县十几年,陈洛水依旧是吃喝不愁。
张倾夜纠结的是,他如果把长公主召回迎亲,那便势必要恢复她的宗亲血脉,如此一来,岂不是驳了他皇考的面子,等于告知天下百姓,他的皇考,错了。
“陛下,长公主固然有错,但已经十余年了,再大的错,也应该赎清了。”方炳烈见张倾夜沉默不语不由得再次出声,当年长公主是他的学生里面最聪慧的那一个,对他也极为尊敬,他实在不忍心看着陈洛水再在那陈县待下去了。
张倾夜转过身看着这个须雪白,腰已经快要弯到地上的老人有些头疼。
他纠结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当年旧隋犯边,最后便是这位庆国圣人冒着违背圣训的大不韪出面调停的。
所以,于公与私,他不能无视这位三朝元老的请求。
“唉。”张倾夜终究还是妥协了,他无法看着一位豁出命去迎接自己回宫的老人这般模样,何况,经历过张倾星之乱,皇室宗亲已经剩的不多了,迎亲之人除了自己的这位姑姑,好像还真没有其他人选了。
“太师不必如此。”张倾夜弯腰将方炳烈扶起,在他期盼的目光中,张倾夜大踏步的来到了龙椅之前,早有机灵的小太监捧着印玺在那里等着了。
“宣朕之命,朕之登基,当大赦天下。皇祖父之女张洛水………”张倾夜坐在龙椅上一字一句的念着,身旁的执笔太监一丝不苟的在圣旨上面记录着。
“故,仍赋陈。然,入宗谱。即刻进京,随朕前往老君庙。”张倾夜念完最后一个字之后,方炳烈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面挂满了自内心的笑意,长公主啊,离家十多年,终于要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