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扫了一眼台上,截止到现在,大部分学子都已经完成了作词,场上的文官们也查阅完成,排出了名次。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留在了王昭身上。
若是一首词出色,那还可以说是时运和灵感。
但若是次次都能拿出好的词。
那必然是作词高手。
若次次都是千古名句,那。。。。。。。
“写什么好呢?”
王昭微微闭上了眼睛,陷入思索。
有宋以来,关于月的词不在少数。
周伯琦的《蟾宫曲题金山寺》
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
或者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个也应该算是月为主题的词吧。
忽然,一篇熟悉到极致的词句浮现在脑海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那是他前世千古传诵的《水调歌头》。
苏轼一词,可谓是千百年来最出名的咏月词了。
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到底该不该把这个拿出来呢。”
这可是作词界的一枚核弹。
用一个少一个。
他又顿时陷入挣扎。
“可我这破字,别说千古名篇,就是一般的佳作也舍不得写啊。”
王昭越想越觉得对不住苏东坡:“要是让他看到我这字毁了他词,说不定夜里得跑到我的梦里蹦出来找我讨说法。”
况且他对苏大学士还是极为尊重的。
他余光一扫,发现四周诸多目光正慢慢聚焦于他身上。
赵通判仍在偷乐。
心里祈祷着王昭不要写出来。
这时,王昭忽然对上了洛清芷的眼。
少女正轻抿香唇,眨着眼睛看着他,似乎也充满了期待。
王昭脑海忽然灵光一闪。
“对啊!”
“洛清芷的字好啊!”
他想到之前洛清芷写的字体。